【襄阳“两会”声音】襄州代表团:加快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实现农业转型升级
2017-01-09 13:13:00 来源:荆楚网

图片1.jpg

市人大代表方志兰在会场。见习记者 刘涛 摄

荆楚网讯 记者 李璠

1月6日下午,襄州区代表团审议政府工作报告,代表们普遍认为:《政府工作报告》求真务实、开拓创新、立意高远,客观总结了过去五年襄阳市经济社会发展的成就,令人精神振奋。“高起点,高质量,具有前瞻性”是众多代表在听过这场报告会之后的最深感受,本网记者采访了3位该代表团的人大代表。

市人大代表方志兰:加强农村公路养护,打通最后一公里的路

方志兰说:“农村公路是农村经济发展,农民致富奔小康的重要基础设施,关系到广大农民群众的根本利益。近10年来,襄州区交通部先后争取和筹集了大量的资金对全区通村、通组路进行硬化修整,极大的促进了全区地方经济的发展。但是,在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农村水泥路破损日益严重,甚至出现因路面破损,年年发生伤亡事件。为实现”四好“农村公路建设目标。她建议,政府应该打包整合资金,分年度、分类别、分层次逐步实施,同时,完善考核机制,出台养护标准,加强养护人员队伍建设。”

市人大代表琚运涛:狠抓农产品升级,培植龙头企业,推进农村电商发展

琚运涛说:“农村的农产品种类较少,缺乏品牌效应的结果是鱼龙混杂,难以保证产品质量和特色,这又进一步阻滞了品牌的发展壮大。他建议,应狠抓农产品深加工,大力培育龙头企业,逐步提高农产品品牌竞争力。小微型企业应抱团发展向”大户“迈进,做好企业和市场的连接,企业和农户的连接,加快推进农产品产业化经营,提高产业聚集,形成规模效应,为农村企业创造良好形象,打造区域品牌。同时,要建设强而有力的农产品电子商务配送物流体系,严格执行农产品运输绿色通道政策,保证鲜活农产品运输绿色通道网络畅通。”

市人大代表陈英杰:以科技创新振兴实体经济

陈英杰认为:“没有实体经济支撑,地区的经济就无法长远发展,在当前新常态下,振兴实体经济,企业大有可为,科技创新要勇于转变方式、调整结构、跟上发展水平,发挥企业在科技创新方面的主导作用,支持具有科技优势的企业加快发展步伐。目前,税费负担过重,是制约实体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对此,他建议,政府应对实体企业实施全方位的政策引导,通过减税、减费等方式为企业减负,提高企业的投资回报,让企业真正感到有奔头。同时,发展实体经济,企业也要抵抗住诱惑,眼下不少中小企业出现跨行业投资的现象,结果时间一长,资金链一断,本来是良性发展的企业变得负债累累。”

  • 为你推荐
  • 公益播报
  • 公益汇
  • 进社区

热点推荐

即时新闻

武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