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提到春运,大家可能第一时间就想到了买票。旅客在售票窗口,看着售票员衣着光鲜,坐在电脑前。当你递进身份证和钱,售票员敲击着一声声键盘,打印着一张张车票,把车票和零钱伴着回家的憧憬一起送到你的手中。但是今天,我想和大家说的春运,却要从最不起眼的那点零钱开始。
零钞用量从每天25万下降到17万
肖畅,汉口车站售票车间进款员。已经在铁路从事了20多年的进款工作,负责售票车间零钞也有8年了。8年中,经她手办理的铁路收入款项超过200亿元,但是她感受最深的,却是最不起眼的小小零钞。
据肖畅介绍,2010年前后,需要每天分两次为售票员们准备25万元的零钞。
即使是随着互联网售票和自动售票机的兴起导致窗口售票的比例下降,但每年旅客发送量的大幅度增长,每天的零钞量还是基本保持在23万到25万元之间。
到2016年,刷银行卡购票成为主流、支付宝扫码支付也全面推开,售票员每人每天销售10余万元的盛况不再。一名售票员一个班结账的现金在5万元左右成为常态,全年最高的一个售票员一天售票1100张,现金也才8万余元。
现金少了,使用的零钞就更少了。2017年春运期间,就算是增加了39名实习生售票,每天的零钞量也只需要17万元就绰绰有余了。
从公交公司到银行,零钞来源“升级”了
肖畅告诉我们,2010年前后,车站换取零钞主要是找武汉市公交一公司。一捆捆百元大钞换来的是用编织袋分装好的一袋袋一元纸币。由于都是回收的乘车人使用过的旧币,所以免不了有一些纸币发霉,一个售票员每天要洗好几遍的手,消毒池的消毒水每天也要更换好几次。
后来,公交一公司的零钞来源也越来越少,就需要银行的帮助才能解决零钞的问题了。从中国人民银行换回来的一沓沓带着油墨香味的崭新一元纸币是售票员的最爱,春节回家的旅客拿到手也喜气洋洋。甚至还有退休的售票员听说后专门到窗口排队换一沓拿回家留纪念。
春运前准备的35万零钞装了满满44个箱子
春运前,在常备零钞的基础上,车站再次向银行申请了零钞。
1月12日,春运前一天,一辆押运车从银行送来了整整44个箱子。崭新的1元的硬币,50个一卷、10卷一扎、16扎一箱、每箱8000元的装了43箱,最后1箱装了12扎共6000元。
进款员张晓燕奇怪的问:为什么不是每箱1万元,又好清点又好计数,银行工作人员笑着说,就算是塑料箱子承的起,我们人也是搬不动的。
虽然没有专门称量这些零钞的重量,但是每个箱子都需要至少两个人才能挪动,全部44个箱子,花了4名专业搬运工40多分钟的时间,才码放在13、4米外的保管地。叫来了两名干部当“外援”,五个人清点到19:30,35万个钢镚才完成了清点、封包、入柜的全部流程,安安静静躺在了保险柜里。
1个月加固了2次地板
在肖畅的带领下,我们来到汉口车站售票处一里面,就在售票窗口的后面、监控的下方,靠墙一溜摆放着4个保险柜,里面全是零钞。50元、20元、10元、5元,各种纸币占了半个保险柜,剩下的3个半,全部都装满了一元和五角的钢镚。
为了更好的保管这些零钞,1月3、4日连着两天,售票处一的静电地板进行了更新加固,在放置保险柜的下方,特别加装了支撑钢柱。但是35万零钞到位后,1月14号还是发现地板有地方出现了轻微的变形。为了保证安全,连夜进行了再次加固,并在所有区域下都回填了砖头进行支撑。
纸币换成了钢镚,工作量大了2倍多
2016年,每天换取的零钞中,除了3000元5角的硬币外,全是纸币,所以领取零钞时,一个整理箱两个人,轻轻松松抬着就走。
但随着“一元硬币化工程”的实行,春运中,除了6000枚5角硬币,每天10000元的1元也从纸币变成了钢镚,光硬币就需要两个整理箱,原来两个人的工作现在需要5个人才能完成了。工作量大了2倍还多。
这是一个旅客看不到的角落,但在这里,依然有着一些铁路人,为着旅客在服务,为着春运在默默地忙碌。(通讯员 张雄 聂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