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汉子辞职远行当特护 获赞“中国最美亲家”
2017-02-14 09:11:00 来源:荆楚网

6.jpg

山东汉子邵新运照顾顾患癌症的亲家公。记者王淳摄

湖北日报(荆楚网)消息(记者王淳 刘申)在中华民族这个大家庭内,人与人之间有许多奇妙的缘分。由于儿女的婚事,原本素不相识的两家人成了亲家。而50岁的山东汉子邵新运,却给“亲家”的关系赋予了新高度:他辞去工作远赴江西照顾患癌症的亲家公,衣不解带近三个月,春节都守在病房里,被大伙儿称为“中国最美亲家”。

  邵新运是山东省菏泽市鄄城县一个地道的农民,身材不高但壮实,有一双比常人粗大、有力的手。他说,这是常年在建筑工地扎钢筋、做苦力的结果。

  没有念过什么书的邵新运正是靠着这双手,把一双儿女拉扯大,供上了大学。他说,“我没什么本事,让他俩能不用出苦力,我就心满意足了。”

  也正是这双手,成为患癌症的亲家公吉苏华的生命支柱。当这双手一遍遍捋过吉苏华的头时,饱受癌细胞折磨的疼痛感就会减轻。吉苏华对这种感觉很眷恋:“小邵爸爸的手特别轻柔,特别舒服。” 

1.jpg

邵新运(左)给亲家公按摩。记者王淳摄

两人的缘分来自子女。邵新运的儿子邵鲁现大学毕业后入职中铁十一局桥梁公司,先后转战吉林、江苏、河南等地修建高铁,还担任了项目部专职副书记。去年7月,小邵与江西姑娘吉予侬喜结连理。小伙儿本分上进,姑娘美丽大方,结为儿女亲家的邵吉两家父母都很满意。

  可万事总无十全十美。小吉的爸爸吉苏华身患肺癌,去年11月中旬查出癌细胞转移到了脑部,已是晚期,生活不能自理。此时小吉已经身怀六甲,而小邵远在河南工地无法抽身,小吉的母亲要照顾父女两人,已是力不从心。

  小邵怀着内疚和忐忑的心情,给在烟台工地的爸爸打了个电话,“爸,岳父不行了,我尽不了孝,能不能过来帮下忙?”邵新运只说了一个字“行”,便辞去了工作,先坐了12个小时火车回到菏泽拿了行李,又坐了12个小时火车,辗转1800多公里,赶到了鹰潭。

  起初,得知自己病情的吉苏华情绪不稳,不配合治疗,他说,“得了这个病,还治个什么?”邵新运安慰他说,“是人都会得病,得了病就治,怕什么,有我在。”

  在鹰潭市人民医院的病房里,邵新运买了张铁床,就睡在亲家公旁边,每天喂饭,端屎端尿,帮他翻身,陪他聊天。亲家母在家做饭,邵新运每餐回家带饭,一趟要走近30分钟,一天要走六趟。

2.jpg

邵新运住在病房里陪护。记者王淳摄

由于癌细胞压迫了脑神经,吉苏华大小便失禁,邵新运每次都耐心地给他擦洗,换衣服、换床单。有一次吉苏华大便拉不出来,医院灌了肠,结果泄个不停,邵新运不厌其烦地换洗了四五遍。吉苏华一晚上要小解五六次,只要喊一声“小邵爸爸”,他就会立即起身。亲家母感动地流下眼泪:“多亏了小邵爸爸啊!”

  渐渐地,吉苏华开始配合治疗了,求生的欲望逐渐强烈,也愈发依赖邵新运。今年1月时,邵新运老家有急事必须回去一趟,吉苏华舍不得,邵新运安慰他说,“我只回去一周,你看,我返程票都买好了。”吉苏华的亲大哥来照顾了三天就受不了走了。那几天晚上吉苏华常默默地流泪,心里很失落,“我觉得已经离不开小邵爸爸了”。得知这一情况,邵新运又赶紧从山东老家提前赶回。

3.jpg

邵新运给亲家公剪指甲。记者王淳摄

吉苏华长期卧床,可身上处处干爽。管床护士吴阳平说,“从没看见一个大老爷们能把护理的工作做得这么好。”实际上,邵新运从来没有这方面的经验,也都是一点点摸索的。他说,“亲家大我两岁,在我们那都管叫‘哥’,我就把他当作我哥照顾。”

  农历大年三十,小邵从河南工地驱车900多公里赶回江西鹰潭,已是晚上10点多。他把岳父、爸爸从医院接回家里,和岳母、怀孕的妻子一起,过了一个团圆年。席上,吉苏华和老伴不停地表达对邵新运的感激和愧疚,邵新运说,“你们把女儿交给我儿子,再大的困难我也要坚持下去。”大年初二,邵新运又陪吉苏华回到了病房。

8.jpg

大年三十邵新运搀扶着亲家公回家过年。

转眼近三个月过去了,当初医院判断吉苏华可能过不了年关,可是在邵新运的悉心照料下,吉苏华奇迹般地挺了过来。主治医师陈丽梅说,邵新运的陪护起到了关键的作用。“亲家照顾亲家的情形非常少见,他这份情义很真!”

  如今,吉苏华最高兴的事情就是每天早上能够醒来,看到阳光和邵新运的笑脸,“天一亮我就有希望”。而支撑这一信念的,除了即将出世的外孙以外,就是和邵新运的约定:“山东菏泽是牡丹花之乡,等身体好些了,我一定要到小邵爸爸的家乡去走走看看。”

5.jpg

邵新运每餐回家带饭,一趟要走近30分钟,一天要走六趟。记者王淳摄


  • 为你推荐
  • 公益播报
  • 公益汇
  • 进社区

热点推荐

即时新闻

武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