顽石:让农民成为体面的职业,路还有多远?
2013-12-26 23:15:15 来源:汉网
土地乃农业之母、农民之根。解决好农村土地由谁来种和怎么种的问题,对我国农业农村发展和整个经济社会发展影响深远。刚刚召开的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强调,要把加快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作为一项重大战略,培育和构建职业农民队伍,让农民成为体面的职业。(中国新闻网  2013-12-26

几千年来,就没有哪个朝代把农民当作一个职业来看待。新中国成立以来,由于城乡二元结构,至使农民甚至比无业的城市居民还要低一等。农业作为支撑国民经济的基础性行业,一直默默的服务在经济建设的大后方。“让农民成为体面的职业”这虽然是一个迟来的关怀,但却是鼓舞人心的!

然而,实事求是地说,这一目标的实现还有很远的路要走,尤其是对中国这样一个农业大国来说更显得艰难。这一目标的实现至少应具备两个条件:首先是农业人才的专业化。越是专业的东西,才越有可能职业化。而现在的情况是,农民的生产种植技术大多是口口相授的经验传承,实在谈不上专业。其次是农业的产业化。中国地域广阔,地形、地貌特殊。特别是在广大的山区和丘陵地带,农业生产还停留在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时代,这严重束缚了农业产业的发展。

为此,至少还有这两个方面的工作要做:

一是加强农业人才的培养。要让农业生产更加规范化、专业化,首先是对生产者的培训。要变口口相授的经验传承为农业专业知识的培训。彻底改变农技人员总是坐在办公室里,空有其名而不务其事的现象。让他们走进田间地头,调查研究;走进农业课堂培训农业人才。只有让更多具有专业背景和开拓精神的专业农业技术人才走进农业生产,才能彻底改变传统农业生产模式,使之更加高效、专业。

二是促进农业产业发展。有了农业人才,还必须要有明确的农业产业发展方向和相关的制度作保障。国家有必要针对不同区域的地形、地貌特点,组织实地调研,因地制宜,合理布局农业产业,确定各地区的发展重点。比如:在东北及平原地区,大力发展粮食作物;在西北草原地区,着重发展畜牧业;而在丘陵、山地等区域可发展果木、药材等经济作物。当然现行的农村土地制度也必须做出调整,让有能力的人多种地,让豆腐地块连成片,促进农业规模化生产。

让农民成为体面的职业是继我国取消农业税后的又一件关注农民、关注农业的大事,它势必会改变几千年来中国农民地位。

  • 为你推荐
  • 公益播报
  • 公益汇
  • 进社区

热点推荐

即时新闻

武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