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若惜:“贫困帽子”下“肥”了谁?
2014-01-07 11:45:27 来源:汉网
自1986年首开贫困县评定先河以来,我国贫困县数量呈持续增长态势:从第一轮评定的273个,逐轮攀升为目前的832个(其中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592个,国家集中连片特殊困难地区中非重点县240个)。从国家级贫困县、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到全国集中连片特困地区,“贫困帽子”的性质并未随名称而改变。(中国新闻网  2014年1月7日)
 
“贫困县”看似是一个略带羞愧的称号,如今却成了香饽饽,都争着抢着想要这个名号,这是为何呢?“抢着戴贫困帽”和“贫困帽戴上就不想摘”等现象更是层出不穷,帽子究竟是怎么带上去的,带上去后为何又不想取下来,这些怪现象值得深思。曾有官员直言不讳道:贫困县是“闻着臭、吃着香”的臭豆腐。带上贫困县的帽子后究竟有什么好处,值得许多地方争先恐后的去强。贫困县”带来的好处不限于经济层面,对交通、水利、卫生、教育、旅游开发等方面的投入也相当大,甚至在一些教育招生考试中,贫困县考生也会享受加分、减免学费等政策“照顾”。看来这些条件确实是诱人,而且都是些为民生办实事的好项目,这种好事无论是官员还是群众都求之不得。但是,贫困县在得到如此多的利益的同时为何还是贫困县,难道不应该借此来发展经济,摆脱贫困县的称号吗?
 
看似有着诸多好处的贫困县帽子下还有一个问题值得深思,就是为何还是不能脱贫致富呢?贫困县的帽子下究竟是肥了谁?让谁成为最大的获益者呢?此前某贫困县盖豪华政府大楼的消息,相信谁都能猜到这其中的利益关系了。贫困资金就这样被政府明目张胆的挪作他用,肥了谁想必也再清楚不过了。这样只会助长更多的地方政府和干部以贫困人口的名义,挤占扶贫资金,滋生更多的腐败。
 
扶贫不应该是肥了政府,瘦了百姓。这原本就是本末倒置的事情。笔者认同将扶贫资金应从贫困县向贫困村,再向贫困户转移,扶贫资金要真正瞄准那些穷人,找准扶贫对象,不能只见项目不见人的观点。应该将贫困资金落实到具体的贫困户上,当然也要谨防一些贫困户“等靠要”的思想,政府可以请专业人士叫贫困者如何利用这些资金脱贫致富,这才是真正的科学的途径。俗话说:“授人以鱼不如授之以渔”。要变“输血”为“造血”,才能真正全面完成小康社会的战略目标。
  • 为你推荐
  • 公益播报
  • 公益汇
  • 进社区

热点推荐

即时新闻

武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