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立峰:自残诈骗,折射社会核心价值观之痛
2014-01-10 10:43:11 来源:汉网
包吃、包住、包上网,每月两万招伤,这并非传说,也并非笔者打错了字,十几名诈骗团伙,各自分工明确,从招工、联系工作、开伤、假摔、住院、谈判、骗钱、分赃系统化程序操作,自以为吃得苦中苦,能得甜中甜,但终究在贪得无厌一地两次诈骗后阴谋败露,自吞苦果。(1月9日CCTV焦点访谈)

 这群年轻的自残诈骗年轻人,不由让笔者想到了球场上的假摔,足球运动员假摔还需掌握好时机和分寸,尽量骗过裁判和观众,球员假摔一般只是为了得到点球机会,并非直接达到目的。但即使如此,球员假摔还是倍受嘲笑,一旦裁判识破,此球员将立即被红牌罚下。

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中国经济高速发展,一部分人靠勤劳和智慧率先富了起来,但也有越来越多的人垂涎别人富裕却不思进取,学习借鉴,反而动起了歪脑筋。他们好逸恶劳,痴迷金钱至上,热衷挥霍享受,“三个臭皮匠,气死诸葛亮”,他们没有把智慧用在学习、工作上,也不想靠劳动的双手和汗水换得合法正当收入,更不想艰难创业,白手起家,却整天想着设计各种骗局,打着自己的一厢情愿的如意小算盘梦想着“空手套白狼”,他们的人生信条是“撑死胆大的,饿死胆小的”,“今朝有酒今朝醉,明朝无酒街上睡”,近些年出现的丢包诈骗、迷信诈骗、外币珠宝文物诈骗、电话短信诈骗、猜硬币诈骗、碰瓷诈骗、乞讨诈骗等等他们歪瓜裂枣的“智慧”结晶。

“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多少英雄志士、亿万富豪、知名人物磨难中成长,困苦中励志,贫穷中奋发。而反观这些诈骗团伙中的年轻人,他们成长的社会环境,物质基础远比父辈们强得太多,他们的文化水平和知识智慧也非父辈们可比,但他们却并没有珍惜这些,而是在歧途上越走越远,甚至为了得到钱而自残诈骗,甚至还有些80后90后为了享受挥霍追赶潮流买苹果手机不惜卖儿卖女卖器官。

相比更加优越的条件,80后90后们却变得越加攀比、虚荣和人格沦落了,自残诈骗的团伙更让我们联想到了“物以类聚”、“蝇营狗苟”。层不出穷的诈骗形式升级绝非什么智慧的道高一丈,自残的诈骗分子自残的不但是自己的身体,更有自己的灵魂和人生价值。他们的落网虽然是自食其果,却也折射了中国社会核心价值观的扭曲和错位,当开伤的铁棍砸断他们自愿伸出的胳膊,他们的家长,社会宣传、教育、司法体系又应该反思些什么?

 
 
作者:
  • 为你推荐
  • 公益播报
  • 公益汇
  • 进社区

热点推荐

即时新闻

武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