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伏枥:民众最反感的就是最亟待解决的
2014-04-11 21:04:56 来源:汉网

针对部分干部身上“官气”,彭山出台了“十不准”,鼓励公众通过手机拍照、短信等方式举报。领导车来了,干部疾步过去,弯腰开车门,满脸堆笑;在田间,干部叼着烟,一会双手叉腰,一会用手指着老百姓,大呼小叫;在餐馆门口,干部吃完饭,走出来,手捏牙签,当街剔起了牙齿……(4月11日《新华网》)

张嘴“领导”,闭口“老板”,可曾见谁把“公仆”挂在嘴边;张嘴“权力”,闭口“管理”,可曾见谁把“责任”挂在嘴边。官员这种前倨后恭的姿态,被民众看在眼里却浑然不觉,贻笑大方却神态自若。与那些贪腐案件在民众心中造成的恶劣形象相比,这种长期的潜移默化的影响才是最广泛的,是民众最反感的。

1700多条的问题和建议,最集中、最反感的,是一些干部身上“官气”较重。这个结果出乎意料,却又在情理之中。不准当“原则领导”、“甩手掌柜”;不准以会议落实会议;不准让他人代写个人材料等;不准在群众和服务对象面前背着手讲话、用手指着群众讲话;不准在出行中让他人提包包、端茶杯、开关车门……看起来都是从小事上下手,但却条条是“干货”。正是这些上级对下级的“官气”,下级对上级的“官气”,渗透进骨子里,结果就是“官僚作风”。说轻一点,是领导脱离群众;说严重些,和封建社会里官老爷们出门时鸣锣开道、喝令路人回避没有什么两样。

一个领导干部,纵然有天大的本事和超常的能力,但如果忘记了自己的“公仆”身份,就很危险。一旦形成了特权意识,就很难把所有的心思都用在为民谋利益上;一旦养成了“霸道”作风,就难免让人怀疑他为人处事的公平和公正。类似“小节”不拘久了,就很可能出大格。“十不准”无疑起到四两拨千斤的妙用,“十不准”无疑是在干部的成长道路上竖起的第一个引导牌。

打“老虎”,拍“苍蝇”,民众在纸上看到的,总没有在身边感受到的印象深刻。领导不在说一些模棱两可的话,不用再去找“有关部门”,干部的形象自然就树立起来了,口碑自然传播开来。不得不说,彭山这招“十不准”在拉近干群关系上,干的漂亮。

细节上的要求,必然会导致下面的人怨声载道,一举一动都像上了镣铐。彭山上至县委书记,下至一般干部都能遵守“十不准”,何愁民心不聚。这种对自身严格要求的狠招,值得所有人为其鼓掌、向其学习。
 
 

  • 为你推荐
  • 公益播报
  • 公益汇
  • 进社区

热点推荐

即时新闻

武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