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贵州省监狱管理局官微@贵州监狱发布的一篇“忏悔录”成为网络热点。这篇来自该省某县公安局前政委的狱中忏悔记录,回忆了其从屡获殊荣到沦为阶下囚的过程。南都记者注意到,自去年8月至今,@贵州监狱已连发数十条类似“忏悔录”,并形成一个别具特色的栏目。(8月14日南方都市报)
大凡贪官落马,或锒铛入狱之后,大多都会有写忏悔录的“习惯”。这位某县公安局前政委这是因犯包庇罪等于2008年被判处有期徒刑17年。昨天,他在“忏悔录”中说,“法网恢恢,疏而不漏,我从一个受人敬仰、堂堂皇皇的中级警官沦为阶下囚,成了一个对国家和人民有罪的囚徒,早知今日何必当初,一切悔之晚矣。”这篇数千字的长文记录了作者从贵州一个农村家庭,如何经过十年寒窗苦读出人头地,又如何在工作岗位从兢兢业业、表现优异到一念之差,“在荣誉簿上丧失了自我”“滑向万丈深渊”的过程。
读罢这位公安局前政委的忏悔书,不禁让人想起了数年前福建省南平市政和县原书记丁仰宁因贪污受贿受法律惩处,丁仰宁在被审查期间,也写下了近万字的《悔过书》。南平市把丁仰宁的这一《悔过书》作为反面教材印发给了市直机关及其所辖县、市、区党委,把这一《悔过书》作为警醒官员的一贴猛药。这一贴猛药,果然药效很好,后来的几年,这个县很少再出大贪官。
对于廉政建设,党和国家一直把干部,特别是各级领导干部列为重点。既为重点,就不能一般对待,一定使他们不时地吃点“小灶”。为此,笔者想到,各地不妨学一学贵州省监狱管理局和政和县和的做法,利用各种媒体连载或者是出版一本《贪写忏悔录》,把所在地一些较为典型的腐败堕落干部在受审期间写下的忏悔书,以及他们早期成长情况、工作情况、堕落过程、侦破过程、立案后家庭及社会的反响等写入其中。另外也可以把腐败分子的脏物、受审过程、铁窗内改造等情况拍成图片穿插在文中。趁干部到任、调动和党员活动等机会,把这一本《贪官忏悔录》发给每个干部。让干部们通过学习产生一些思索,不管温故而知新也好,警钟长鸣也好,不蹈覆辙也好,我想,看总不会白看的,这必将在党政干部廉洁从政,防微杜渐、牢固树立为人民服务的宗旨等方面,将大有裨益。最起码能感受到群众热切关心和企盼社会风气好转的强烈愿望,从而做到“官心”和“民心”更加贴近。
人处顺境里,易忘坎坷时,便随心所欲,得意忘形,恣意妄为。有的干部上午围着轮子转,中午围着盘子转,晚上围着裙子转。然而当双手被冰凉的手铐锁住的时候,才知道自由的珍贵。才真正体会到了“一失足成千古恨”的真正含义。一本书,10多元钱,这种低成本的教育,可以取到“一人生病,大家吃药”“别人交学费,自己受教育”“ 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的效果。他山之石,可以攻玉,未雨先缪,防患未然,腐败案件虽然千差万别,但总有某些内在的一般规律可循,通过“前车之覆”琢磨“后车之鉴”,把别人的教训变成自己的财富,就可以少付出代价,不交“学费”,使可能发生的腐败案件得以避免,何乐而不为呢?
因此,各地印刷一本《贪官忏悔录》很有必要。是警醒官员的一贴猛药。当然,这本《贪官忏悔录》也不只警示现任领导干部,年轻人走上工作岗位,有关同志入党、提干之际等都不妨带他们也读一读。(胡建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