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职人员勿因“吃饭”而丢了“碗”
2015-05-18 14:47:20 来源:汉网

新华网长春5月17日电(记者宗巍)吉林省纪委监察厅列出了公职人员不准参加的20类饭局,其中包括:上下级之间搞互相吃请、同城之间安排公务用餐、接受基层单位吃请。(凤凰网  5月17日)

近日,吉林纪委对公职人员的吃请相关规定做了详细而周密的规定,其中包括典型的20类饭局:上下级之间搞互相吃请、同城之间安排公务用餐、接受基层单位吃请、接受异地接待、接受村级组织安排的吃请、企业安排的吃请、带有公务接待性质的夜宵、接受管理服务对象安排的吃请、接受可能影响公务执行的吃请等内容。

如此细致而精准的规定在国内可谓是十分少见。自从十八大以来,对公职人员的要求越来越严格,老虎苍蝇一起打,国内大小官员纷纷落马,大多落马原因不外乎是权钱、全色交易等等,但是,大家都忽略了这一点,这些腐败之所以能够成事,与中国传统的饭桌文化是密不可分的。

中国饭桌文化由来已久。谈起中国的桌上文化,那可谓是博大精深,令各国友叹为观止。随便摆一个满汉全席就能独霸天下。中国帝王干什么都讲究排场,出门前呼后拥,吃个饭也不能随便,摆出满满一桌山珍海味,每个菜跟蜻蜓点水似的夹一下,以示皇家风范。上梁不正下梁歪,各地官员虽摆不出满汉全席,也差不多把公堂挪到饭桌上了,有啥事吃饱了再说,还美其名曰:“民以食为天。”

其实,这些所谓的礼仪风俗沿袭到今日,如果能稍加改善发展成为一种民族文化倒不失为一件好事。但是却被有心人用来作为干事交流的“纽带”。

如此一来吉林纪委这一举动可谓是正当其时,直接快很准的打到了某些公职人员的痛处。因为要刹住公款大吃大喝的不良风气,就必须动真格,除了要在顶层设计上加强制度建设,也需要我们各地创新手段,制定具体可行的实施细则。比如,通过公开每笔餐费并接受公众监督,以严厉的惩处遏制违规浪费行为。在规范公务接待方面,推出了吃自助餐、机关食堂就餐以及吃饭自掏腰包等做法,都十分值得借鉴和推广。

近日党中央、国务院发布的《党政机关厉行节约反对浪费条例》则对遏制奢靡之风、弘扬党员干部正气提供了制度保障,为更多干部“回家吃饭”扫清了外部障碍,变“不得不吃”为“不能去吃”,拉响了心中的警戒线,让官员回家吃饭,而不是因为一时的快意丢了靠此吃饭的“碗”。(郑唯凡

  • 为你推荐
  • 公益播报
  • 公益汇
  • 进社区

热点推荐

即时新闻

武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