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记者获悉,民政部近日下发通知,规定除办理涉台和9个国家的公证事项外,民政部门不再向任何部门和个人出具(无)婚姻登记记录证明。记者从北京市民政局了解到,北京市已于昨日要求各级民政部门停止向个人开具(无)婚姻登记证明。(9月16日,中国网)
当前,单身证明和结婚证明在人们生活中频繁出现,这份证明俨然成为了人们日常事务办理的通行证。这一份婚姻登记记录证明往往牵连着利益责任,越来越多的业务需要出具婚姻登记记录证明,目前婚姻登记记录证明涉及的领域包括购房贷款、售房、车房过户、经济适用房和廉租房申请办理、独生子女指标、公证、购车贷款、房屋拆迁、抵押贷款、涉外婚姻、低保、担保、集体户口、新进人员就职等用途,从而提高了婚姻登记记录证明的开具数量,也说明着这份证明的重要性。
婚姻登记记录证明实质上是各部门间为了规避风险,将核查的责任转嫁给婚姻登记机关。事实上,单个婚姻登记记录证明的开具流程并不复杂,但由于要求开具婚姻登记记录证明的事项过多,造成了民政部门工作压力和责任日趋加重,也增加了人们办事的难度。而婚姻登记证明的出现实际上弱化了结婚证件的作用,就比如身份证无法证明身份信息一样,多数还需出具户口本或是户籍证明。
造成这个现象原因是多方面的,政府部门之间存在信息壁垒,工作上各自为政导致缺乏协作与配合,自扫门前雪;再加上公民信息管理方式落后,在公民信息管理上不作为、乱作为,致使部分证明材料缺乏应有的公信力。
婚姻登记证明也是与简政放权的改革趋势相背离的,是不符合时代发展要求的。李克强总理曾痛斥某些政府办事机构,他费解地发问:“老百姓办个事儿咋就这么难?政府给老百姓办事为啥要设这么多道‘障碍’?”近两年来,简政放权、放管结合、转变政府职能的改革不断深化,但必须看到,简政放权的效果还未达到人们的预期,需要进一步深化改革。而取消证明更好地契合了简政放权、转变政府职能的发展要求,是改革不断深化的体现。此外,看到政策改进的同时还要注意,一刀切地取消婚姻登记证明之后,也要做好相应的沟通协调,寻求更为合理地过渡和解决方案,避免因信息不对等导致群众相关事务无法办理,徒然给群众增添更多的烦恼。
不单是民政部门,其他政府职能机构也要有责任担当意识,深化改革,与时俱进,依靠互联网+的时代背景,实现政府各部门信息互通和共享,少一些劳民伤财的证明办理,让每一个来办事的群众满意而归。(薛建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