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勿借科学之名误伤“食物相克”说
2015-09-18 11:04:59 来源:汉网

2015年9月16日,《新京报》发表题为《“食物相克”辟谣80年》的新闻报道。该报道指出,新京报记者探访发现,经济利益是助长食物相克谣言传播的一大推力。市面上热销的食物相克的书籍多为东拼西凑的“速成”品,作者也并非专业人士,但正是利用了人们的认知盲区,靠传谣、卖谣获取利益。前不久,中国疾控中心营养与健康所所长丁钢强在中国食品辟谣联盟成立大会上说,早在1935年,我国著名生物化学家、营养学家郑集教授就证明这是一个错误观点,而这些错误观念至今仍在广为流传。事实上,在科学界向食物相克“开炮”的80年里,不断有权威专家站出来辟谣,但仍未扭转谣言扩散之势,使得食物相克成为中国历史上流传最久的食品谣言。

一般而言,无论是新京报,还是有关专业人士,其动机都是善意的,都是惟科学是举。

但实际上,五行学说,既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又是中国古代的天文学、气象学、化学、算学和音乐等的指南针,还是中医的理论基石。

譬如,患者面色发青,喜食酸食,脉弦,则可诊为肝病;面色红,口中苦,脉洪大,可诊断为心火旺。又如,痉挛拘急抽风,根据五行归类属木病,从人体脏腑来看,可诊断为肝病;全身水肿,小便不利,五行归类属水病,而病位可定为肾。再如,根据中医五行学说,肺与秋天同属于金,而肝属于木,肺金当秋而旺,可制约肝气,导致秋天肝气多虚,易伤机体阴津,肝脏“体阴而用阳,阴亏则肝气虚”,故秋季是肝病复发的危险季节,特别是乙型肝炎和肝硬化。

数千年来,每一代中医都是如此诊治患者的,而且至今依然。换言之,中华民族之所以能不断繁衍生息而日益强大,正是得益于五行学说在中医领域的临床应用。

事实上,不管是几十年前的郑集教授,还是如今的一些业界人士,其之所以否定或反对“食物相克”,主要原因是过于迷信科学,而对五行学说一知半解或一无所知。

诚然,现在众多西医,基本都不认可五行学说,或者不会以五行学说谈病。譬如,2014年9月15日《当代生活报》有文章指出,天气逐渐转凉,很多肝病患者觉得,比起燥热的夏天,秋天时对肝病的复查和治疗可以有所放松了。对此,解放军第303医院肝病专家刘向善教授提醒,近期肝病复发的患者很多,甲肝更是容易在秋冬发生,随着秋季天气逐渐转凉,接下来还可能会出现更多的肝病复发患者。即使没有任何症状,肝病患者也要注意及时复查,若是感到不适才就医的话,可能会错过规范治疗的好时机。 “秋季气候由热渐寒,人体的生理活动也由外向活动转为内敛收藏,虽然秋高气爽,但气候干燥,天气变化不定,早晚温差大,人体的免疫力在逐渐下降。”刘向善教授说道。

其实,谈五行学说也罢,谈免疫力也罢,仅是语言形式,或者思维方式的差异,而本质上并无区别。就像面对同一个病人,西医和中医开出的药方尽管会不一样,但客观上都能治好病。此正所谓殊途同归。

然而悲哀的是,近百年来,在西学东渐的大背景下,相当数量的中国人,不再认可五行学说等中学,而迷信西医等西方科学。事实上,无论是从元素这样的科学角度看世界,还是从五行这样的哲学角度看世界,都是没问题的。

不可否认,有人做过的相关实验说明“相克食物”没“不良反应”。譬如,据《新京报》报道,兰州大学选取5组流传的“相克食物”,如猪肉与百合、鸡肉与芝麻、牛肉与土豆等,由100名健康志愿者食用连续试食7天,没有发现任何不良反应与临床症状。哈尔滨医科大学的实验则另选了12组食物,30名志愿者在连续吃了3天后,也未发现有任何异常反应。

试吃短短数日,没发现异常或不良反应,就下了同食“相克食物”没问题的结论,而妄言“食物相克”是谣言,这既是一种不科学的态度,也是一种很不负责任的说法。何况,其有关实验本身未必就没有问题。

试问:有多少西药,在走向市场前,都被一再宣称,实验证明如何如何好,可多年后却发现其问题颇多、危害很大,淘汰者比比皆是。这能说明的问题难道还不清楚吗?

当然,有人借助“食物相克”谋求不正当的利益,理当予以制止或严惩。但无论是谁,如果贸然以所谓的实验结果,来给“食物相克”戴上一顶系“谣言”的大帽子,则是大错特错的。至于学术领域的争论等,则另当别论。

一言以蔽之,笔者罗竖一认为,无论是媒体,还是业界人士,以及其它各方,都切勿借科学之名误伤“食物相克”说,而理当如习近平所讲,“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必须立足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文/罗竖一)

  • 为你推荐
  • 公益播报
  • 公益汇
  • 进社区

热点推荐

即时新闻

武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