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焚烧秸秆”百“堵”不如一“疏”
2015-10-06 08:33:13 来源:汉网

河南满天的烟雾,呛的肺都要爆了,连路都看不见;章丘焚烧秸秆,浓烟随风进济南,市民无人敢开窗;襄阳空气污染严重直接“爆表”……

政府年年强调、媒体年年报道、秸秆年年焚烧,仿佛进入了恶性循环。近年来,各级政府围绕秸秆禁烧可伤了不少的神,将责任落实到镇、村、户、人,实现部门、县(市)区、镇、村、组五级联保;调整完善秸秆综合利用补贴政策。然而,禁烧秸秆效果仍不理想。

从目前各地来看,对处理秸秆问题上大都用“堵”,政府五级干部实现包保责任制, 24小时守在田间,严查严守,甚至出动直升机空中巡逻监督。因田地面积大,监察人员有限,便出现很多“顶风作案”的农民,时不时田间就“硝烟四起”,监察人员当起了消防员,灭了这里赶那里,“不是在灭火,就是在去灭火的途中。”这一句道出了监察人员的无奈。众人不经有惑,禁烧秸秆为何这样难?

近年来,随着新农村建设步伐的加快,农民也逐渐养成了收看新闻的好习惯,观看过秸秆禁烧的相关宣传内容,也知晓焚烧秸秆所带来的环境污染、安全事故等问题。但农民不得不去点燃他们明知是“错误”的火把。

以北方种植农作物玉米来说,农村大都使用联合收割机收割农作物,玉米在收割过程中秸秆散落田间到处都是,不宜整理。虽说“秸秆还田”是环保且肥沃土壤的一种好办法,但还需要老百姓自己聘请机器将秸秆打碎,再将秸秆碎末打入土地里。且经过收割机收割后的仍然留有较多的秸秆茬,只得让老百姓再次翻工刨茬。若是老百姓这段时间里进行“秸秆还田”,不仅耽误“抢”农时,而且还得支付聘请机器的钱。并且老百姓深知,秸秆烧掉最省事,焚烧的草木灰利于耕地疏松,增加土壤钾肥含量,在秸秆焚烧过程中烧死土壤中的虫卵和杂草种子,减少了病虫草害,这符合着老百姓自身种田的经济规则。

“禁烧秸秆”如若强压老百姓“肩膀”上,就会迫使老百姓做出相应的牺牲,损害到老百姓的切身利益利益,老百姓并非“蛮横无理”,要真正“根治”秸秆焚烧,首当其要的是站在老百姓的角度去思考问题,在处理秸秆问题上,政府拿出资金补助农民,提高老百姓的积极性,出资补贴强制性给收割机装置秸秆粉碎配置,将茬打碎或留的更低,免除老百姓群体的后顾之忧,让老百姓看到实际的惠民效应。让老百姓既不增加经济负担,还能有利可图,政府给于扶持,鼓励农民进行饲料加工,培养种植秸秆菌菇,开发沼气等,延生农作物秸秆的产业链,在处理秸秆问题上达到“双赢”。

政府只有处处做到为老百姓着想,才能得到百姓的支持,“禁烧秸秆”才能真正做到偃旗息鼓,百堵不如一疏。(谢青松)

  • 为你推荐
  • 公益播报
  • 公益汇
  • 进社区

热点推荐

即时新闻

武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