造谣“免费乘车”必须法律“伺候”
2016-01-21 10:52:54 来源:汉网

近日,25岁男子陈某利用微信等网络平台散播谣言,谎称深圳市湖南商会组织“暖冬行动”,包专列免费送湖南籍老乡回家过年。经警方多方追查,该男子于1月17日落网,并依法受到行政处罚。(1月19日深圳特区报)

在春运“一票难求”背景下,“一趟专列免费送湖南籍老乡回家过年”这则消息足以令人狂欢不已,一些人也会因此打消买票的念头,只可惜这只是陈某一时贪玩散步的谣言。他的一句玩笑不仅让人空欢喜一场,还耽误了很多人的行程,受到行政处罚实在不足为过。

随着互联网的日益发展,受众的增多,数以亿计的网民难免良莠不齐,沙泥俱下,这让网络谣言与日俱增。情绪的宣泄、利益的驱使、肆意的报复、有意的搅局、无意的玩笑等虚假信息总是让原本拥挤不堪的旅途雪上加霜。

还记得61岁的男子詹某坐上火车后,嫌火车开得慢,心生不满,竟然谎称身上藏有炸弹,引发整节车厢旅客恐慌不已的事件吗?人员密集的列车上,这样的恐怖信息极易造出各种安全事故的发生,有人会为了逃避炸弹砸开车窗,从飞驰的列车上飞奔出去;也有人会为了远离炸弹,一哄而上的逃离这节车厢,从而引发踩踏事故;患有心脏病的旅客也有可能会因为这句不经意的玩笑而生病垂危。警方安全疏散车上的乘客,细致入微的排查也会影响正常的乘车秩序,耽误旅客的出行。

去年春运,一名男子因买不到回家的火车票,就散布谣言,自称持有炸弹以发泄心中的怨气。春运时期“肉”少“僧”多,购票难是我国一直以来无法攻破的难题,这种现状不足以成为旅客制造谣言的借口。制造谣言就能解决一票难求吗?这只会让囧途雪上加霜。其实很多造谣者的出发点并不是从中寻求自己的利益,而是单单为了寻求新鲜刺激,为了吸引别人的目光。社会氛围的浮躁,虚假信息尖叫的背后,正是道德的滑坡、正能量的缺失,也折射出我国法律效力的低下和执法部门的不作为。

谣言,这一现实世界的天敌已大步流星的走进网络世界,盲目的跟风更玷污了网络净土。网络谣言危害无穷, 轻则干扰网民个人的正常生活,重则损害他人的切身权益。轻信谣言,四处扩散,极易引发公众焦虑和恐惧,给社会带来不安定因素,危害社会正常秩序。维护健康的网络环境,必须抵制网络谣言的传播,作为网民在看到各种出位、惊诧信息时,多问几个为什么,多加思考,及时核对权威信息来源,做到不信谣、不传谣,用理性与智慧封堵网络谣言肆意传播的通道。(李蕊)

  • 为你推荐
  • 公益播报
  • 公益汇
  • 进社区

热点推荐

即时新闻

武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