迟缓应对就是为乘客的愤怒埋下“炸弹”!
2016-02-03 01:57:24 来源:汉网

26 日中午,从福建福州开往龙岩的D6407次动车,途经龙岩附近一隧道时,突然趴窝。当时,车厢内不但一片漆黑,还特别闷,在乘客要求下,乘务员打开几个安全门以供通风。近3个小时后,该列动车才恢复运行,事故还造成龙厦线多趟动车晚点。铁路部门回应称,事故原因是电网故障。

动车“趴窝”的新闻已不是第一次出现,大家都知道,动车是全封闭的,玻璃都无法打开。按照规定,乘务员不能在动车到站前打开车门。由此带来的问题是,失去电力与空调的动车,很快就会成为一个“闷罐”。尤其是正值盛夏,车里的人憋得汗流浃背、怨声载道,一位老人甚至犯了心脏病。而乘务员死活不开车门通风,怕“违规开门”受惩处。以前还有新闻说,有乘客憋不住怒砸列车车窗。乘客不禁要发问:动车在设计时是否考虑过中途趴窝的通风问题?如果连最基本的呼吸都成了问题,怎能令乘客“情绪稳定”?如果说硬件设计方面不好改,那么能不能在“软件规定”上别那么教条?非要让乘客忍无可忍,铁路方面才勉勉强强采取点措施,其中的矛盾激化风险不可小视。这不是春运时才出现的问题,却因为此前“有雨还不绸缪”,而在春运时显得更为刺眼。

让人忧虑的,是列车方面应对事故的不力,这种应对失措放大了事故的负面影响。首先,在心理安抚方面,乘务员只是通过广播告知旅客“动车发生一点故障,10分钟恢复运行”。但好几个10分钟过去,当之前的安抚变成谎言,列车长就应及时向旅客报告维修进展,让乘客做好心理准备,而不是无助地等待。其次,在后勤供应方面,当午餐时间到来时,列车方面以不能加热为由拒绝提供餐食。按计划,此次列车应于当天12点20分抵达,许多乘客准备到站后再吃午饭,因此没有准备足够的食物。在被困的3个小时里,饥饿和对故障何时排除的未知,令很多乘客不安。最后,在设施保障方面,当列车停在隧道中动弹不得,旅客最需要的通风和照明需求都没有及时得到满足。据报道,在乘客的再三要求下,乘务员才打开安全门通风,而列车照明是在停车后一小时才恢复。这种迟缓的应对,无形之中增加了旅客的不适与焦虑。

春运期间,铁路部门最是辛苦,工作量大,难免出现故障与失误。但我们不希望,问题出现后,因为应急不力引发更大的问题。(流浪孤星)
 

  • 为你推荐
  • 公益播报
  • 公益汇
  • 进社区

热点推荐

即时新闻

武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