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红包照片”取消反映了啥?
2016-02-04 10:20:06 来源:汉网

一时间,朋友圈被“红包照片”刷了屏,也许当你还在为一张张马赛克照片不知所云时,别人已经发了红包一睹照片“真容”,更有人高呼“穷得连微信都玩不起了”, 也有人称要借此“发家致富”。不得不说,微信新推出的“红包照片”功能,着实“火”了一把,可是随着“红包照片”功能的提前取消,躁动之后也不得不引发一些思考。

如今,微信的使用无论是覆盖广度还是覆盖深度,都已无需多言,正因为它的使用便捷、操作简单,成为老少皆有的现代通讯软件。“抢红包”更是掀起了阵阵热潮,且暂无消减之意,故而以红包为依托的各种微信功能应运而生,比如,只有发红包才能看到的“红包照片”、只有发红包才能逃避转发朋友圈的评论陷阱“主要看气质”。

这一系列的微信活动,的确给人带来精神上的放松,在如今生活压力和工作压力侵袭的间隙,调适人们的情绪。然而,也有人说,这是一种变相敛财的手段,利用人们的好奇心聚财,是带有铜臭味的活动。“红包照片”,本是娱乐,却引发了一系列金钱化的质疑,甚至被人恶意利用,成为传播不良照片的途径,与初衷相违背。

新媒体时代,网络有其不可比拟的便捷,让人们享受到了网络时代发展的红利,而网络的开放与自由也使得网络中鱼龙混杂,各种新闻的准确性、各种言论的导向性,都有待考量。莫要“过度敏感”,“红包照片”是建立在抢红包热潮上的新创意,对于收红包的人来说,少则几毛钱,多则几元钱,即便收到了几个红包,累加起来的这么一点钱,也不会助长不劳而获,即使有人借机传播淫秽图片,这或许有之,但肯定不是主流;莫要“盲目跟风”。作为网络参与者,对事物要有一定的甄别力,切不可盲目跟风,对于新生事物的利弊有自己的思考,自己的辨别,同时提高自身约束力,主动做文明网络人,多传播网络正能量;莫要“哗众取宠”。作为网络运营商,肩负着一定的社会责任,营造积极向上、绿色健康的网络环境是从业道德的落脚点,不能只是一味的追求曝光点。

类似“红包照片”活动,本是生活调节剂,多一些“宽容”,以娱乐心态参与,受益个人、受益他人。(李云)

  • 为你推荐
  • 公益播报
  • 公益汇
  • 进社区

热点推荐

即时新闻

武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