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工匠精神”看大学生就业观
2016-03-29 10:28:33 来源:汉网

最近,一部名为《我在故宫修文物》的片子火了,这部介绍故宫文物修复者的纪录片点击率超过100万次,评分更高达9.4分,高于当红韩剧《太阳的后裔》。

在《我在故宫修文物》中,文物修复者们延续着传统师徒“传帮带”的模式,秉承着精雕细琢、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将文物修复的手艺一代代薪火相传。新一代的文物修复者大都是80后,名校毕业的他们在机缘巧合之下加入故宫文物修复者的行列,为新时代的“工匠”注入了一股新鲜的血液,他们的选择也为大学生就业打开了另外一扇窗。
“工匠”,在中国古代属于“士农工商”的“工”,指专业从事某种手工业,有某种工艺特长的匠人。“工匠精神”,其核心是摒弃将工作作为谋生手段的观念,将工作当成一项终身的事业,其本质是专注、专业、执着和非功利。大学生在择业就业过程中,就需要这样一股子精神。

“工匠精神”首先要求以非功利的心态选择职业。年轻大学生刚刚走出象牙塔,志向远大,学美术的就想着开个人画展名满天下,学管理的就想着掌舵世界五百强,未免太好高骛远。受孔子“君子不器”思想的影响,大学生们自认天之骄子,老端着架子、拉不下面子、俯不下身子,而“工匠精神”就是要大学生抛开世俗的名利观,搞清楚自己到底想要什么。择业之初放低身段、实事求是、脚踏实地,要知道,选择做“工匠”并不可耻,无“器”则“道”无所依。

“工匠精神”需要大学生就业过程中秉持专注与执着的精神。在浮躁的社会里,一些人沉醉在“快”节奏中追名逐利,刚创业就梦想金山银海,考上公务员就坐等火箭提拔。殊不知,真正的竞争对象是自己,只有经由“时间”的打磨,璞玉才能成器。“工匠精神”就是要我们大家都“慢”下来,以专注与执着对待自己的工作。要相信,三百六十行,行行都能出状元,精益求精方能成就卓越,锲而不舍才能水滴石穿。

马上又到一年大学就业季,希望大学生们将“工匠精神”贯穿于择业、就业始终,禁得起诱惑、耐得住寂寞、受得了打磨,以一颗“匠”心开始人生新的起点。(赵小灵)

  • 为你推荐
  • 公益播报
  • 公益汇
  • 进社区

热点推荐

即时新闻

武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