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工匠精神”的角度看高考
2016-06-07 08:54:15 来源:汉网

明天,2016年高考将拉开大幕,数百万考生将走进高考考场。对于这场全国最大规模、最受关注的考试,明天开始,各地将开启一年一度的“高考模式”,全力保障高考进行。(中国网 6月6日)

六月的天气并不算炎热,但高考的来临却再一次使全国沸腾开来,公安、交通、医疗等部门整装待发,新闻媒体持续跟踪报道,专家学者热议改革利与弊,家长学子纷纷焚香祈福......高考俨然已是一片无硝烟的“战场”,让人有一种“乱花渐欲迷人眼”的感觉。面对诸多表象,也许我们需要抛开一切喧嚣,静下心来重新审视考试制度本身。

高考是对学生高中学习成果的一次总结。尽管高考制度因存在诸多弊端遭人诟病,但它仍然是一种相对公平的人才筛选机制。时间同样是三年,内容同样是语数外、物理化、史地政,标准同样是每科百分制,结果却千差万别,这其中最关键的是个人态度和精神因素。高中学习不仅仅是“授业解惑”,它首先是“传道”,通过三年的寒窗苦读,学生要培养出一种精益求精的精神理念,也就是时下最热的“工匠精神”。

哪些学生会从高考中脱颖而出,必定是那些学习“较真儿”的人。他们把“学习”当做一件工艺品精雕细琢,不放过每一个细节、不放弃每一个难点,逐渐形成自己的学习理论,持之以恒、坚持不懈地向终点迈进。

以“工匠精神”看待高考,一些争议问题又有了新视角。例如:衡水中学是河北省的“超级高考工厂”,有人质疑这是应试教育的牺牲品,但若以“工匠精神”视之,这不是把考试教育做到了极致吗?其背后的做事态度至少值得学习。再比如:一直以来,针对高考有“一考定终身”的说法,这其实是只重结果不重过程的片面观点。如果学生能在高中阶段培养形成“工匠精神”的做事态度,相信即使高考暂时不过关,他的人生也终究会过关。

爱因斯坦曾说:“所谓教育,就是一个人把学校所学全部忘光后剩下的东西。”我想,这种东西就是“工匠精神”,就是做任何事情都不要“差不多”,而要追求“零偏差”。(焦伟)

  • 为你推荐
  • 公益播报
  • 公益汇
  • 进社区

热点推荐

即时新闻

武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