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持身份证拍照泄密,信息管理失范的缩影
2016-09-08 09:40:54 来源:汉网

记者在百度、谷歌、搜狗等多个搜索网站输入“手持身份证”,并选择“图片”类型,搜索结果均出现大量真人手持身份证照片,据统计至少有上百人;而这些照片可以轻易被下载、保存。(9月8日《北京青年报》)

“徐玉玉案”引起的连锁反应还在蔓延,“手持身份证”泄密又来添油加醋。在个人信息泄露一波未平一波又起的“浪潮”中,公众关键信息“被裸奔”的戏码持续上演。

与电信诈骗联系起来,“手持身份证”泄密更令人不寒而栗。一旦被不法分子盯上,不仅可以获取个人信息,还能掌握到外貌和部分生活环境信息。为你“量身定做”骗局,对你的财产和人身安全造成更大的威胁。

那么“手持身份证”泄密的窟窿在哪?表面上看,“随意提交个人关键信息”“贪便宜体验拍照扫码领礼品”暴露了个人信息安全防范意识薄弱的尴尬,然其背后则是当前我国信息管理失范的缩影。

信息社会时代,要求你提供的个人信息越来越详细,然信息保护措施却没有配套落地。网络交易、网络招聘等平台中介的个人信息注册,大都有手持身份证拍摄的要求,却存在着类似“收集了用户的隐私信息,却没有在技术上屏蔽搜索引擎”的失职行为,让公众陷入“担忧又无奈”的尴尬境地。

更有甚者,在简便粗暴的获利流程刺激下,存在无良商家、网站“主动出卖客户隐私信息”的有意为之,形成了倒卖信息资源的“生意链”。

信息管理失范,凸显出隐私保护过程中有关责任不明的现实窘境,更折射出信息保护法律法规的无力。当前,虽然法律法规不少,《侵权责任法》、《消费者权益保护法》乃至《刑法》对侵犯隐私、信息泄露等都有专门的规定,个人信息保护称得上“有规可依”,但信息泄露的主体责任不明,致使掌握个人信息资源的商家法律意识淡薄;此外,违法成本低下,在与隐私泄露角力的过程中,法律效力也并未得到充分彰显。

“手持身份证照片”,再次暴露了信息管理失范形成的泄密缺口,当务之急,不是劝告公众长个心眼、谨慎提防,而是应该填补信息保护法律法规的漏洞,明确掌握信息资源的商家、网站的法律责任,拿起法律武器,斩断信息泄露背后的利益链条。(陆晨)

  • 为你推荐
  • 公益播报
  • 公益汇
  • 进社区

热点推荐

即时新闻

武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