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假延长:女性就业是否迎来寒冬?
2016-10-17 09:17:36 来源:汉网

据报道,广东省市二届人大常委会第二十八次会议审议通过《广东省人口与计划生育条例(修正案)》,根据决定,广东省合法生育奖励增加50天,由此产假增加到178天。

初看这条新闻,第一时间大部分职场女性们一定是欢欣鼓舞的。因为,在当下中国这种高压的工作社会下,无论是以怎样的名目延长的假期大家都会热烈欢迎,譬如国庆、中秋等传统佳节,更何况是关乎女性切身利益的产假。当然,这种热情很大程度上是有些盲目的,因为大多数人们并没有想到产假延长的长期效应。

关于产假延长的政策,其实早在今年开放全面二孩的政策信号发出的时候,我们就应该预料到,这是一个必然的趋势。无论是从员工的福利保障,女性的健康或者说新生儿的成长角度来看,产假的调整的确应该和我们国家生育政策的调整齐头并进。

不过我们当冷静下来思考,如果全国各地都争相模仿广东省大幅度地延长产假,“孕育的烦恼”就会接踵而至。

首先,产假的过渡延长会加重女性就业歧视现象。有人说瑞典产妇可享受52个星期的产假期、芬兰政府对产假期的规定为39个星期、加拿大政府亦规定,产妇可享受37个星期的产假,广东省的178天根本就不算什么。但现实告诉我们,我们仍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无法负担如同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一样的高额福利。在再者,并且广东省现有的98天产假也是科学考量而决定出来的,完全足够产妇的恢复和哺乳,多余的产假除了让女性的职业技能越来越生疏之外,假后越来越难以融入职场外,更会加剧女性的就业歧视现象,将女性更将牢固的困在在家庭之内。

当下女性就业歧视存在三种情况:一是女性收入少于男性。根据亚洲开发银行一份报告,中国女性的平均薪水仅为男性的63%。二是女性在职场晋升深造的机会少于男性。三是,女性求职难度远远高于男性。全面放开二孩、延长生育假,无疑增加了企业用人成本。那么,高度重视成本、追求利润最大化的企业,就会更加减少聘用女性。为了应对这一问题,据说不少高校的女性研究生、本科生在校期间就结婚生子了,为的是在毕业时打消用人单位对产假损失的顾虑,以此在毕业时增加就业竞争力。本该努力读书提升自我的女高材生们因为怀孕生产而远离她们的课堂,因为产假的延长,迫使她们多为企业的利益“着想”,而到毕业招聘时谁又来替她们的未来与梦想着想?

而从经济学的角度来说,我国现在仍然是国有经济和私有经济并行的经济模式,所以当我们一厢情愿地全面推行产假延长最终可能只是强化了事业单位、国有企业女职工的生育福利,而私营企业,特别是中小型企业的产假福利就不能单凭一纸政策得到保障了。

我们可以想象,产假延长政策在事业单位是必然能够顺利推进的,一来事业单位更有政策执行的自觉,二来政府对事业单位的劳动保障监督也更加到位,当然更为重要的即是来源于财政的补贴。比如一位机关事业单位的女职工休1年产假,那么她原来所担负的工作单位需要另行找人来完成,而这部分增加的开支可以从财政经费中得到补贴 。但是对没有财政支持企业来说,这部分开支则需要企业自己来承担。在如今经济增速放缓、部分中小企业经营困难的情况下,如果强逼企业招聘女性,可能会引发社会矛盾,甚至更加歧视女性求职者。

因此,政府必须强化事业单位和企业单位产假补贴的统合管理,保障女性就业权益也必须与企业减负相挂钩,比如一个单位的产妇人数、产假天数应该与税收优惠挂钩,以此鼓励企业招聘女性,在工作中平等对待女性,实现产假延长政策实现全社会的实质性公平。毕竟产假福利应惠及全中国的所有母亲才是我们最希望实现的初衷。(陈佳雨)

  • 为你推荐
  • 公益播报
  • 公益汇
  • 进社区

热点推荐

即时新闻

武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