扬子晚报记者昨天在南京几家商场探访发现,不少幼儿园家长带着孩子来买万圣节道具,都说是幼儿园布置的作业。一些家长表示不解:为啥幼儿园对学龄前孩子从小就进行如此“崇洋”的教育?(网易新闻 10月29日)
每年的10月31日,是西方传统节日万圣节。万圣节源自古代凯尔特民族的新年节庆,此时也是祭祀亡魂的时刻,在避免恶灵干扰的同时,也以食物祭拜祖灵及善灵以祈平安渡过严冬。当晚小孩会穿上化妆服,戴上面具,挨家挨户收集糖果。也许因此节有小孩因素,才受到幼儿园的青睐。
今年,我国很多地方将“鬼节”引入幼儿园,这对于孩子的性格养成并不是好事,尤其是幼儿园的孩子,他们的心智成长很可能受到这种恐怖游戏的影响,给孩子们带来心理阴影,影响他们的成长。一些学校盲目跟风,把追捧西方节日当成时髦,似乎不过这些节日,便显得落伍与守旧。过西方节日并不是坏事,但不管是中国的传统节日,还是外来的西方节日,都不能变得一场庸俗与恶俗的狂欢,不能完全扭曲了节日的本义。幼儿没有分辨是非的能力,正是好奇、模仿的年龄,幼儿园的教育非常重要。领着孩子做游戏,应该寓教于乐,不能盲目过“洋节”,崇洋媚外不能从孩子抓起。搞活动和游戏可以领着孩子正月十五做元宵、五月初五包粽子、七月初七做手工、八月十五打月饼,还有很多,单单领孩子抠南瓜,扮小鬼,这不合适。
孩子是无知的,是洁白的一张纸,我们应该把美好东西画上去。幼儿的教育是教育的根基,打好什么样的基础,关乎着我们民族的发展。即便是游戏,也应该正能量的,让孩子在游戏中,默默感受和接受正能量的影响,为将来成为有益于社会的人打好基础。(乔雨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