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日凌晨5点左右,在济南市历城区花园路和洪楼西路交叉口附近,一对40多岁的环卫工夫妇在路边打扫卫生时,只因劝说了几句摊主不要乱扔垃圾,就遭到一男一女两名食客的辱骂和暴打,环卫工王女士被打至腰椎骨折。《12月1日齐鲁晚报》
被打的环卫工夫妇看到还有没收摊的夜市小吃摊,就劝了几句摊主,让他们别乱扔垃圾,这本是理所应当之事,摊主也没有什么表示,而在摊位上吃饭的一男一女两名食客不知是什么原因,突然起身,对他们进行辱骂,随后开始对他们拳打脚踢,导致女环卫工腰椎骨折,如此恶劣行为让人感到恶心。
城市市容清洁是一项非常艰巨的工作,一名一线的环卫工每天的工作包括:清扫街道、行人路和小巷;清倒垃圾筒内的垃圾,擦洗垃圾筒;清理下水道和沟渠以免阻塞;清理草地上的垃圾,保持草地整洁……这样的工作并非一次就到位,丢垃圾的情况“周而复始”,环卫工人收拾垃圾同样“周而复始”,广州某区环卫局队长算了一笔账:以赤道40,000公里来算,每人每年都绕赤道走了两圈多。
如此辛苦的工作看似也得到了大家的“认可”,在各种官方话语体系、媒体语境里,承担光鲜城市下最辛苦最肮脏工作的环卫工是最可爱的人,被赋予各种“最美”称号,是“城市美容师”、是“马路天使”。但现实环境里,公众对环卫工的职业尊严普遍是忽视和贬低,后者被认为是没有文化、素质低、外表脏的“次等公民”。
所以有些人看见环卫工时,就自视甚高而看后者低人一等了,当环卫工人因工作妨碍到他们的时候,便恼羞成怒,辱骂甚至动手打人。我们时常可以看见环卫工人被车撞无人救助、环卫工人讨水喝频遭拒、环卫工人借厕被拒等现象发生,试想,如果主人公不是环卫工人,而是执法人员或是强势权力部门的工作人员,还会有此类事件的发生吗?所以说,当环卫工被打时,该受到惩罚的不止是打人者,公众也该集体反思。
现在清洁工人的地位确实不高,但清洁工人的人格与灵魂并不比任何人低。任何人都没有随意殴打、辱骂他们的权利。作为有良知的人,你可以不认同,但你应该懂得尊重。因此,我们应该从此次事件中吸取教训,再次积极行动起来,营造人人尊重环卫、人人宣传环卫的良好社会氛围。
近年来一些城市也陆续出现了部分商家挂出标牌,愿意为环卫工续水,提供歇脚的场所,这样一种可喜的现象。但要看到,导致环卫工劳动待遇和生存环境恶劣,社会地位极低的根本问题并没有得到解决,所以,适当地提升环卫工人的薪酬待遇,有利于撕下其“弱者”的标签,让带“有色眼镜”观人者真正懂得尊重,也让环卫工人不会再因职业导致人身安全得不到保障。(郑锦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