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一点儿也不像个干部
2016-12-07 10:51:46 来源:汉网

今年年初,第六届湖北省政协主席沈因洛同志病逝,带着对沈老的深切怀念与浓浓敬意,湖北省掀起了学习沈因洛同志的热潮。

沈老在武钢工作了二十余年,笔者有幸也在武钢有过一段短暂的工作经历,油然生出一丝亲切与自豪感。不过遗憾的是,在沈老的时代,他身体力行用提升产能将武钢带入“黄金时代”,笔者进入武钢时,这个共和国的钢铁长子却陷入了产能过剩、转型升级滞后的窘境。步入中年的“钢二代”们偶尔会回味辉煌时期热火朝天的生产景象、丰厚的劳动报酬和武钢带给整个青山的影响力。而临近退休的老师傅们更多提及的却是六七十年代建设武钢时的艰苦,以及夜以继日攻克一个个实践难题时的坚定。还记得有一位老师傅兴奋的说过:“那时候真带劲,一群人几天几夜呆在车间里,根本不知道累,就想着非得把这关过了!”那个年代的人将信仰与责任看的极重,“一生跟党走”并不是一句口号,而是一份承诺,沈老是那个年代共产党员的代表,也那个年代共产党员的缩影。

学习了沈因洛同志的先进事迹后,我致电一名七十年代进入武钢的老师傅,想问一问她对沈老的印象。遗憾的是,她与沈老的交集并不多,只是听一名鼓风车间的同事聊到过:沈老以前经常往鼓风车间跑,十分平易近人,看起来一点儿也不像干部。短短数语评价中,“平易近人”这四个字,她用了三次。另外,老师傅还提到了沈老在武钢期间,并没有为儿女安排工作。要知道,武钢子弟历来进厂是有优惠政策的,在那时,作为主要领导的沈因洛却没有利用政策惠及子女,彰显了极度的自律与克己奉公。

“一点儿也不像干部”这句话很有意思,老师傅的同事做出这样的评价应该是出于沈老常年“混迹”于车间,与工人打成一片,没个官样。但延伸到如今,可能有更多的含义,身居高位却不让亲属沾一点儿光,一点儿也不像干部;一身旧衣数十年,却仅离休后的捐款就达十多万,一点儿也不像个干部;摒弃“入土为安”的传统观念,选择了遗体捐献者纪念碑上那邮票见方的三个小字,一点儿也不像个干部……然而,就是这个“不像干部”的干部,却成为了全省党员要学习的干部,我想是因为,沈老用一生的严苛律己诠释了一名共产党员的骄傲与尊严!

我们追忆沈因洛同志的光辉事迹,学习一名合格的党员干部该是什么样;我们探寻沈因洛同志的平凡事迹,了解群众眼中“不像干部”的干部该怎么当。(潘艺芳)

  • 为你推荐
  • 公益播报
  • 公益汇
  • 进社区

热点推荐

即时新闻

武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