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阳光普照科研基地也会长满“青苔”
2016-12-27 17:08:53 来源:汉网

记者近日暗访发现,在这片隐蔽的科研基地高墙内,建设了一个标准网球馆和一个羽毛球馆,并且建有拥有数十间房间的高档招待所、餐厅和茶楼。(澎湃新闻网,12月27日)

作为从事珍稀濒危物种研究、引种繁育以及重大环境专项课题研究的科研实验基地,不进行科研活动,却钻研起了娱乐活动,吃饭、住宿、喝茶、打球等,着实让人惊诧。在中央三令五申强调工作纪律、不能修建楼堂馆所的情况下,科研基地却成了个别人的“后花园”,惊叹一些领导干部胆量之大的同时,更为制度的漏洞、监管的盲区担忧。

之所以科研基地能够成为一些人的“后花园”,一方面是其所处的环境比较隐蔽,可以算得上是独处于“深山老森”之中;另一方面,没有特殊通行证,或者领导的同意,就连本单位工作人员都很难进入,所以对于“外人”来讲,很难知道里面到底发生了什么,更无从谈起提供有价值线索的举报等等。可以说,厚厚的绿茵将遮住了所科研基地的“阳光”,厚重的铁门隔开了与百姓沟通的桥梁,也挡住了纪检监察的双眼。

阳光是最好的防腐剂,无数现实早已告诉我们这个道理。但实际上,一些人为了躲避纪检部门的追查,故意制造“雾霾”,企图迷住蒙混过关。然而在反腐大势已定的情况下,什么样的手段都是自欺欺人,什么样的花招都是螳臂当车,最终都会受到党纪国法的惩罚。然而,现实也再次警醒人们,缺乏阳光普照的地方,早晚都会长满“青苔”。如果监督机制不健全,监督手段不给力,本来不会长“青苔”的地方,久了也会杂草丛生、狼藉满地。

一个科研基地里的腐败被揪了出来,固然值得欣慰,但还有多少类似的科研基地还是一些人的“后花园”,更值得警惕;还有多少领域,缺少阳光的普照,我们还不得而知。同在一片蓝天下,每个领域都有接受阳光普照的权力,而监察部门也有将阳光普照到每一个领域的义务。(季伟)

  • 为你推荐
  • 公益播报
  • 公益汇
  • 进社区

热点推荐

即时新闻

武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