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发表论文就评不上教授、过不了外语考试就无缘评职称……近年来,我国的职称评定制度屡遭诟病。昨日,中办、国办印发的《关于深化职称制度改革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向社会公布,对职称评定制度进行重大改革。《意见》要求克服唯学历、唯资历、唯论文的倾向,并明确提出对职称外语和计算机应用能力考试不作统一要求。(2017年1月9日中国青年网)
我国的职称评定制度从建立之初到现在已经走过了数十个年头,但随着时间的发展,职称评定中的某些硬指标反倒成为了阻碍这项制度继续发展的绊脚石。许多行业职称的评定往往存在唯学历、唯资历、唯论文的错误倾向,有些考试(如英语考试、计算机考试等)也成为了评定的职称的硬指标。在这种情况下,职称评定制度的改革可说是正逢其时。
首先,职称评定制度改革松了相关考试成绩的绑。职称评定制度的改革放宽了对职称外语和计算机应用能力考试的限制,规定对职称外语和计算机应用能力考试不作统一要求。确实需要评价外语和计算机水平的,由用人单位或评审机构自主确定评审条件。这样,也就使大量怀有先进技术的专业技术人才不再受困于职称评定中相关考试,确实提升其工作积极性。
其次,职称评定制度的改革松了唯论文数量的绑。《意见》明确,探索以其他成果形式替代论文要求;推行代表作制度,重点考察成果质量,淡化论文数量要求。这就放宽了职称评定中对于论文数量的死要求,防止了出现专业人员在写论文上耗费大量精力,而无法专心于本职工作的现象发生。
可以说,职称评定制度的改革松了我国专业技术人员的绑,松了束缚他们全身心投入其专业工作的绑,松了他们继续成长创新的绑。(高加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