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光财政”让三公经费“健康瘦身”
2017-03-01 09:18:07 来源:汉网

省政府网站日前发布“2017年湖北省省级部门预算公开”,记者梳理已公开的59个政府部门预算发现,大多数部门的三公经费与上年相比都有较大幅度下降,其中降幅最大的达35.08%。而在已公开的59个部门中,仅有两个部门购置了新车。(2月28日  光明网)

不论是700余字的购车说明,还是上涨3.12万元的事出有因,湖北省主动“晒”三公经费这一举动,满足了公众的知情权,调动了公众参与监督的积极性,更晒出了当地党委政府规范“三公经费”的信心与决心,建立阳光政府的底气与勇气,构建起了干群互动的“桥梁”。

曾几何时,从“公车”沦为当权者的“私家车”,到“公款”沦为官员的“提款机”,“三公经费”滋生的一幕幕腐败的“情景剧”,让“三公经费”成为舆论场绝对的“主角”,损坏了党员干部形象,破坏了政府公信力,更伤了民心。

为管好“三公经费”堵住腐败“缺口”,各级党委政府没少花心思、没少费功夫。从全面实行公车改革亮剑“车轮上的腐败”,到规范公务接待预防“舌尖上的腐败”,再到湖北省年初公布预算、年末公布审计结果的新模式,取得了“三公经费”明显下降的良好成效。

然而,“三公经费”也不是越少越好。一切都要以开展工作、促进发展为前提。俗话说“巧妇难为无米之炊”。规范“三公经费”既要堵住腐败的“缺口”,更要预防因经费问题成为懒官、太平官的“惰政借口”。既要厉行节约,更要科学核定,满足工作需要,满足改革需要,满足发展需要,营造良好的环境氛围。

而要“三公经费”健康瘦身,公开晾晒只是第一步,构建“阳光财务”才是“对症良方”。首先,完善风险防控机制建设。细化内部管理控制措施,精简会议,规范财务报销手续,严格公务接待标准和陪客人数,让行政成本一目了然。其次,构建监管的天罗地网。建立预算约束框架,公开“三公经费”支出细化到“科、目、项”,让群众看得明明白白。完善公众参与机制,畅通举报投诉渠道,充分调动群众的力量,才能形成全方位的“监管天网”,铲除腐败的“土壤”。最后,加大执纪问责的力度。将“三公经费”管理纳入目标考核,纳入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范围,才能让管好“三公经费”成为领导干部的“首要任务”。而唯有高扬处罚的利剑,严肃查处通过“变通”违规支出“三公”经费等恶性事件,实现“三公经费”由量变到科学合理使用的质变,构建“阳光财务”才是让财政资金用在实处,花在刀刃上的“锦囊秘笈”。(文/王鸣镝)

  • 为你推荐
  • 公益播报
  • 公益汇
  • 进社区

热点推荐

即时新闻

武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