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阜宁一部门窗口工作人员被曝“照顾”插队者,并和前来办事的群众发生口角。7月15日,阜宁县委外宣办官微“文明阜宁”发布消息称,该县公安局交通警察大队违章处理中心窗口工作人员焦某,因“照顾”插队者和前来办事的群众发生口角,产生了较坏的社会影响,目前,焦某已被单位予以辞退。(7月15日,中国新闻网)
排队办事是对社会基本秩序的尊重,更是一个社会文明程度的最佳“注脚”。排队等候,依次办理,让混乱变得有序,不但缩减了不必要的空转时间,更大大的提升了社会运转效率。吃饭出行、就医看病,林林种种,都要遵守一个先来后到,在交管部门办事自然也是如此。交管部门在办事大厅设置电子叫号系统,不是为了装样好看,而是出于维护秩序、提升效率的目的。因此,用好电子叫号系统,形成排队办事的氛围,应该成为窗口工作人员和办事群众之间的默契和共识。而这位纵容“插队”的窗口工作人员,显然亲手打破了这个应有的默契。而她拍桌子叫嚣“政府车辆不排号,排号只排老百姓”的行为,更撕裂了干群之间的血肉联系,人为的树立了二者间的对立。在网络上引发轩然大波,也就在所难免了。
虽然法治化进程不断加快,但中国社会依然存有“人情社会”的几分余韵。办事插队,尤其是办公家的事,在某些公职人员看来并不是什么大不了的事儿。看在同事同袍的面子上,行个方便,走个“绿色通道”,简直是理所当然。但对那些老老实实排队的群众来说,这种“行方便”就是赤裸裸的“耍特权”,是对规则和秩序的恣意践踏,是对“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公然蔑视。长此以往,老百姓焉能不怒,文明守序的社会风气又从何谈起?
这名抱权力大腿的工作人员已经因为自己的“雷言雷语”受到了应有的惩处,但对所有公职人员,尤其是窗口工作人员的警示却值得细细品读。雷言雷语的确奇葩,却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个别公职人员“树倒根未断”的官本位思想和特权思想。恶语一言六月寒,难听话好说,政府公信力重建却难。要让这类事件不再发生,强化政务窗口管理,建立更加和谐有序的办事环境不过是第一步。要指标更治本,关键更在不断强化思想教育,引导公职人员筑牢群众意识,形成正确的权力观、地位观、利益观,真正做到“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还要坚持“人人都是服务员”的价值取向,将自我定位从“管理者”转变为“服务者”,真正将“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内化于心、外化于行。(任评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