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份通过求职平台投递的简历,让一个23岁少年走向了生命的尽头。山东德州籍“求职少年李文星之死”,引发关注。
据微信公众号“芥末堆”8月2日报道,李文星于5月15日在招聘平台上发送了求职简历。7月14日,其遗体在天津静海区被发现。从多家媒体跟进报道信息显示,当初在互联网招聘平台“BOSS直聘”上与李文星联系的北京科蓝公司,是一家冒名招聘的“李鬼”公司,疑似为不法分子传销组织。
李文星之死,网络上有一些说法。毫无疑问,冒名招聘的人员应当对此事件负责。其谎称是科蓝公司工作人员,以招聘的名义诱使李文星落入圈套,并向李文星索要财物、限制人身自由,已经构成了民事犯罪。
同样,招聘平台也是需要负法律责任的。像BOSS直聘原来奉行的“只发一个职位,资料合规,可以先发;不触发举报,可以招聘”的先显后审机制,变应有的“事先审核”为“事后出问题再审核”,的确是省掉了招聘企业的入驻程序成本,但应聘者被骗、举报后才进行处罚的资质审核模式,无异于给“李鬼”公司大开方便之门。作为招聘平台,是有责任和义务审查在网上进行招聘的公司和机构资质的,平台负有监测排除的义务,应当获知是否存在违法信息,如果没有及时删除、屏蔽,求职者通过平台求职应聘被骗,招聘平台就有不可推卸的责任。
另外,求职者也应该认真了解应聘单位的情况。不能因为急于就业而接受招聘单位提出的霸王条款,以及放松警惕。很多求职者因为社会经验不足,在求职中,容易轻信对方,天上不会掉馅饼,合格的招聘方不可能通过简单的电话面试就给出高薪职务,也不可能提出收费等无理要求。在发现被骗之后,应该及时求助。有的求职者没有警惕性,有的存在侥幸心理,甚至有的自以为自己很厉害,不相信自己会被骗,出事后想靠自己的力量解决,或者担心别人知道自己求职被骗会让自己丢脸等。求职者必须意识到,个人能力是有限的,当深陷困境的时候,要懂得及时求助。(勿忘心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