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河部分羊绒衫”淘宝下架,有啥值得说明?
2018-04-10 21:50:38 来源:汉网

新京报记者在天猫商城“以美红杉”和“百卡娇”店铺,各买一件标有“100%山羊绒字样”的羊绒衫,单价约300元。在淘宝名为“羊范”的店铺,购买一件标有含量为100%山羊绒的羊绒衫,并送往北京一家纺织行业权威检测机构进行纤维含量检测。检测结果显示,在“羊范”购买的羊绒衫未检出羊绒含量。(4月10日    新京报)

驴胶风波刚刚过去,假羊绒制品又开始泛滥,同样是网购的东西,难道,网络购物真的是“淘宝”?长此以往,这些到底是不是网络销售渠道的一种原罪?应该怎样避开这样的问题,纠正这些问题,急需列入日程。

很多东西,消费者的意见和反馈从来都是无足轻重,甚至有些网络商家居然恶意威胁顾客不能给差评,也有些乖巧的商家能够发红包来引诱大家给好评,总体来讲,差评率在很多网络并不适行。还有一个就是同平台之间的竞争关系,很多商家在网络平台上开店都是每网必到,至少也要开上四五家,脚踏数只船,平台为了自身的经营,也有些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的可能。

如果纠正这些问题,把消费者和新兴市场摆在一个什么位置?这是包括商家和平台和市场监管之间都需要考虑的问题。就如我们前段看到的某短视频的封杀问题,为何这个网络销售平台不能使出这样的杀手锏?限期整改什么时候能够落到这样的平台上?如果没有倒逼措施,只是靠一些媒体的发声,效果自然大相径庭。

此次媒体报道的问题有两个,一个是羊绒制品品牌自己的质量成分标识无监管问题,暴露了当地市场监管的弱项?另一个就是平台的监管缺位,阿里巴巴集团公关部门相关负责人回应称,收到清河县监管部门的认定信息后,立即依据平台规则对报道涉及的三家网店做了监管处罚。这让人很容易想到,这个平台规则是什么?如果没有线下的监管通报,是否平台会对这些问题产品采取无视或者纵容的态度?这个差评机制在哪里能产生效果和影响?

网络平台销售的问题层次不穷,但是归结起来,无非就是以次充好的问题,一些无良商家打着“质优价廉”的幌子,做着一些损害市场主体和消费者权益的事情,看似与平台无害,实则也不利于平台的健康快速发展。祛除这些问题,需要线下线上的沟通和监管共同发力,但是在这之前,应该去明晰双方的权属和责任问题。动不动总是下架或追责几人而已,这么大损失,岂非几个人的失责问题,也不是下架几个违规商家而已。(文/孙伟)

  • 为你推荐
  • 公益播报
  • 公益汇
  • 进社区

热点推荐

即时新闻

武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