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拿来主义”规范“网约公交车”
2018-06-05 10:11:49 来源:汉网

“网约车”早已不是新鲜事,而如今,在全国一些城市,国有公交企业主导的网约公交车也在悄然兴起。当国企拿出互联网思维,当传统产业拥抱“互联网+”,当实体经济结合虚拟经济优势,公交企业的供给模式创新,进一步满足了乘客多层次和差异化的出行需求。(2018年6月4日 《经济参考报》)

随着我国互联网行业的高速发展,许多以互联网为基础的新兴行业不断出现。其中不乏有外卖、支付宝、共享单车、网约车等许多新兴事物,这些产业在创新了我国传统行业模式的同时还便捷了人们的生产和生活。但事物都是具有两面性的,网约车出现后,“下单10辆,7辆黑车”、违规派单,“空姐乘坐滴滴顺风车遇害”等新闻频频出现,引起社会的广泛关注。由此可见“网约车”的平台还存在监管漏洞,需要经过政府、社会、企业与乘客个人的共同发力,才能消除安全隐患。

传统模式下的公交车有固定的行车路线与停车点,转型升级下的“网约公交车”打破了传统公交的行车模式,根据乘客的乘车需求制定出更加省时省力的路线,满足了乘客多层次、差异化的市场需求,提供了更加人性化、便利化、绿色化的出行方式,值得社会各界学习点赞。且“网约公交车”为公交司机提供了更多兼职机会,让他们在本职工作之余提高工资水平,提升生活质量。不仅有效的阻止了公交行业的人才流失,还鼓舞了工作热情,利于员工的晋升。

那么,“网约公交车”的出现是否也会重蹈“网约车”的“覆辙”?尽管“网约公交车”不存在“单身乘客遇害”的情况,但违规派单、司机专业技术不过关、公交车质量存在安全隐患等情况不可避免,只有根据“网约车”的利弊,将鲁迅先生曾经提到的“拿来主义”运用到“网约公交车”的监管中,才能防患于未然。

首先,政府应对“网约车”、“网约公交车”等新兴行业制定相关法律法规,增加违法者的违法成本;其次,网约平台应建立监管体系,对不遵守规则的司机进行严厉惩罚。平台还应定期对在线司机进行专业技术与职业道德培训,提高“网约车”、“网约公交车”司机的准入门槛;第三,建立网约系统的监督举报平台,鼓励乘客对违规操作的司机或企业进行实时举报;最后,乘车人要主动学习“网约公交车”的预约流程,乘车时选择正规的“网约公交车”公司,对于存在安全隐患的因素及时与公司沟通或直接向上级部门举报。所以,只有将“网约车”的精华“拿来”,剔除其“糟粕”,“网约公交车”行业必将蓬勃发展。(刘珂)

  • 为你推荐
  • 公益播报
  • 公益汇
  • 进社区

热点推荐

即时新闻

武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