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年武昌第一纱厂办公楼,如今已被改为一个当代艺术中心 长江日报记者何晓刚 摄
当年国棉六厂的老职工在老照片中寻找当时的同事 长江日报记者何晓刚 摄
长江网讯(长江日报记者王震) 忆纱厂旧人旧事,望城市百年变迁。9日下午,由武昌区文体旅游发展委员会、武昌区档案局(馆)等主办的“忆纱·望城”艺术展在国棉六厂原址开幕。艺术展不仅吸引了原国棉六厂老职工前来“寻根”,也彰显出武汉老建筑的保护和再利用,对城市文脉的传承具有不可估量的价值。
“我在这里找到了我的老哥哥”
艺术展来了四位特殊的观众,他们都有六七十岁了,都是国棉六厂的老职工。这个办展的地方曾经是该厂的办公楼。
国棉六厂的前身是武昌第一纱厂,是武汉首家由民族资本创办的纺织工厂,1919年建成投产,1923年增建南场,仅十年武汉就成为当时全国仅次于上海的第二大纺织基地,华中最大的纺织业中心。该厂1951年完成公私合营,1970年改名为“武汉第六棉纺织厂”,1999年破产,旧厂址改建“蓝湾俊园”小区。如今,这座拥有百年历史的办公楼被完好保护,改造成为Big House当代艺术中心。
今年71岁的邹阳民曾任六棉的办公室主任,展览中,一个展柜里摆了上百张老旧登记照,立刻吸引住他和一同前来的老同事们。“照片上的年轻人多数不到二十岁,有的只有十几岁,从女工的发型看,这些照片应该是上世纪50年代拍的。”他们议论着。
“你们看,这个人是不是赵可荣?”邹阳民摘掉眼镜,凑近展柜玻璃端详,“是他,是他,照片背后还写了他的名字咧。”他兴奋地叫出声来。
邹阳民说,赵可荣比他长十来岁,以前都是一个修理车间的,经常在一起下棋,不知拌了多少嘴。
邹阳民介绍,六棉在上世纪80年代初可是辉煌一时,年产值1.6亿元,当时该厂固定资产原值就是8000万元,相当于一年挣了两个国棉六厂,他们的60支三股涤纶线产品在武汉纺织行业率先获得全国质量银奖。
“我们厂的女工可不愁嫁哦。”当时是厂里劳动人事处干部的汪秋霞说,厂里以前效益好,福利高,工资也比一般的厂要高半级,比如同等级别的厂是38元,他们就是43元。职工食堂的伙食也不错,尤其是厂里的酸梅汤在武昌区都有名,家里的孩子们每天都盼着大人把酸梅汤打回来。
“武汉竟有这么多漂亮的老建筑”
国棉六厂原办公大楼由英国建筑事务所景明洋行设计,汉协胜营造厂建造。3层砖混结构,正面有两层外廊,古典爱奥尼克柱式,立面装修精致,外观造型严谨对称,又富于形体和线型变化,形似“新巴洛克”建筑。中部入口略为凸出并建有钟塔楼,与汉口江汉关钟楼隔江相望,共同见证近现代武汉的沧桑与峥嵘。
“历史建筑遗产是城市文明的象征,是延续城市文化传承的血脉,也是城市居民文化认同感与归属感的体现。”Big House当代艺术中心理事米阳文说,他们租下这座老建筑,把它改造成一个艺术空间,运营了三年,以艺术展览与消费为主。他们正在重新审视当今武汉的文化气质,打算汲取年轻人的想法,并发挥他们的作用,为武汉的现代文化注入新鲜血液。
米阳文介绍,在他们租下这座建筑之前,已经有多家公司在这里办公。他们请专业设计团队复原了内部结构,就连看起来破旧的大楼原本的天花板也保留下来。“现在,不少市民时不时在我们这里参观拍照,感叹自己仿佛是在穿越。”他说。
杨帆是武汉一家文化咨询公司的负责人,参与了武汉设计之都的申报工作。他有一个明显的感受:近十年来,不论是政府还是民间,对老建筑的保护和再利用意识越来越强,“以前有些企业租下老建筑,仅仅是看中了它的地理位置,把它当房子使用,但现在几乎都是奔着文化价值来开发的。”他说,就他所知,武汉已经改造成功的类似老建筑不下几十处,有名的如青岛路原平和打包厂整体变身为创意产业园,汉阳龟北路的汉阳造创意园,以及中山大道的改造。
他给不少外国朋友当过向导,带他们参观武汉的近代建筑和工业遗迹,他们都惊呼:“以前只知道在中国的上海、天津、广州能看到这些,没想到武汉也有这么多漂亮的老建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