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必渲染"辞职保命"的悲观
2018-08-04 13:13:07 来源:汉网

最近,武汉一名37岁男子罹患胃癌,病情确诊后,他在朋友圈里的真情流露让很多陌生人为之动容。

报道中提到,患者之前长期处在超负荷工作的状态,“频繁出差、加班到凌晨、酒桌上的应酬都是家常便饭……平均1个月会出差5次,每天凌晨2点之后睡觉,最拼的一次,他连续工作了70个小时。”这样的细节,让不少人开始对自己的生活习惯和工作状态加以审视。

就个体而言,报道中患者的经历令人同情和扼腕,这样的经历发生在任何人身上,都让人产生共情,感到难受。患者在与病魔斗争过程中体现出的积极、乐观、豁达的心态,更是令人感动和敬佩。

但是,每当有类似“病魔”“猝死”“过劳死”的案例出现,舆论往往放大,出现一些很“佛系”的解读,譬如“辞职保命”“过好今天”,甚至有人感叹“活着毫无意义”。这些悲观的情绪渲染,其实没有必要。

首先,有一些所谓的“加班文化”当然是值得反思和批判的。譬如时下很多企业过度追求效率至上,把“业绩”奉为用人第一原则,把员工当过度透支的工具,这种扭曲的企业文化应该说不少见。有些属于企业经营管理不善,白白浪费人力成本。另外,对一些高负荷高强度岗位缺乏充分的保障,同样值得反思。

有些工作强度,则是源于职业的特殊性。譬如警察、医生等,这些职业很难有“朝九晚五”,需要随时待命,随时到岗,我们很少听到警察和医生使用“加班”这个词。有句话这么说:“岁月静好,是有人为你负重前行”。一座城市能够保持24小时周而复始的运转,正是因为有无数人在各自的服务岗位坚守,他们的工作都很辛苦,而且往往需要有奉献精神。

现代社会竞争强烈,每个人也有自我发展的需求,很多人会为了自己的人生目标“超负荷工作”。个人奋斗,最终也汇聚为社会发展动力。放眼世界各经济发达地区,人们普遍处于快节奏的状态。

出现这些个案,往往会使人联想到自身,这是人之常情,但这些个案毕竟不足以说明一种社会现象。尤其是一些报道将“过劳死”的描述变成一种套路,贩卖并放大了一种社会焦虑。病态的加班文化,自我透支式的打拼,都需要反思,但不至于因此而反思“活着毫无意义”,不必渲染悲观的情绪。

□ 长江日报评论员杨京 李尔静

  • 为你推荐
  • 公益播报
  • 公益汇
  • 进社区

热点推荐

即时新闻

武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