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大保护中的大与小
2018-08-04 13:14:27 来源:汉网

 

\

“三峡蚁工”两年捡了700吨垃圾

据新华社报道,在宜昌的长江边,活跃着一支名为“三峡蚁工”的志愿者队伍。他们常年梭巡在江滩上,沿途所到之处,破布、塑料瓶、碎玻璃等各种垃圾都被一扫而空。据统计,这个志愿者组织成立近两年来,人数已经达到2万人,清理垃圾700吨。

对浩浩汤汤的6000公里长江来说,对提升到“国家战略”高度的长江大保护来说,两年清理700吨垃圾,实在是一件小小的事。

不过,请注意他们的名称,“三峡蚁工”。这件事的动议来自一个小伙子李年邦,他生在长江边,长在长江边,看到垃圾遍布,心生痛感,于是开始利用闲暇捡拾垃圾,清理江滩。

他的举动,有人不解、有人质疑,但两年却逐渐增加到2万人。这证明,共识是逐渐达成的,也是不可抵挡的。取“三峡蚁工”之名,表达了他们对保护长江的理解:我们就像蚂蚁搬家,我们多捡一点,江里的垃圾就少一点。当所有的力量抱成了团,就会变得无穷大。

这是小与大的辩证法。“共抓大保护”,把保护长江放到压倒性位置,是大战略,大思想;如何落实习近平总书记所提出的长江经济带发展的五个关系,讲的是大思路,大格局。但是,具体到如何“大保护”,最终还是会落小、落细、落实。

近日,湖北省“长江大保护十大标志性战役”已在有序推进中,已取得初步进展。在这些战役中,要具体到100多家危化品生产企业逐一现场检查,要全面到全省101个县级城市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精准检测,要对船舶污染、非法码头、岸线资源进行全面排查。在这些具体落实过程中,不“小”到每一个排污口不行,不“细”到每一项任务和问题清单不行,不“实”到每一处污染源的解决不行。

这与“三峡蚁工”庶几相似。“大”,是指体量上的“大”,规格上的“大”,重视程度的“大”,保护决心上的“大”,所有这些“大”,都绝不是大而化之,而是落到实处,落到小处,落到细处,无数的小与实,才能撑起真正“大”。

“大保护”也包括参与主体的丰富性。长江是我们的母亲河,长江大保护不只是政府的责任,企业、社会、包括“三峡蚁工”这样的个体,都是长江大保护的责任者和受益者。

“三峡蚁工”是从一个人开始,逐渐增多,现在已经成为2万人的志愿者组织,这是人数的汇集,是广大群众汇聚起来形成的大行动。保护长江,保护母亲,保护家园的意识,就像一个个火种,当它慢慢传递,慢慢燃烧,成为燎原之势时,它就一点也不小,它就能让“长江大保护”这样的国家战略,变成美丽的现实。

□ 长江日报评论员 高翔

  • 为你推荐
  • 公益播报
  • 公益汇
  • 进社区

热点推荐

即时新闻

武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