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丽萍叶锦添 将来汉督阵《十面埋伏》
2016-06-21 07:14:00 来源:武汉晨报

本报讯(记者梅冬妮通讯员赵莹)上万把明晃晃的剪刀悬挂在舞台上方,刀刃在灯光照射下闪烁着寒光,形成一片颇有声势,隐喻着恐惧、不安和暴力的暗云。幽灵般的黑衣舞者一个接一个自剪刀丛林里慢慢走出。他们用手扒开剪刀,身体与剪刀碰撞,发出稀里哗啦的金属响声……“孔雀公主”杨丽萍历时一年多,将带来全新创作的不同以往的大型舞剧《十面埋伏》,该剧将于6月30日~7月1日在琴台大剧院亮相。记者获悉,演出当天舞剧总编导杨丽萍,美术、服装设计叶锦添都将到现场督阵。

看过杨丽萍舞剧的人都知道,在杨丽萍的表演舞台上,总会有意无意地存在一个画外音般的形象,比如《云南映象》中默默抱着玛尼石的藏族老者,《孔雀》中旋转不止的“时间”舞者彩旗,而这次在《十面埋伏》中的“画外音”形象就是一个剪纸人。作为整出剧的象征,她一直没停过剪纸,但最后却被自己所创造的东西掩埋,隐喻极深。

“十面埋伏”是个人尽皆知的古老故事,但舞剧《十面埋伏》的着力点并不在于讲述故事本身,而是将两千年前的一组人物从故事中提炼出来,放在更广阔的时空概念里,运用舞蹈和综合的舞台手段,刻画每一个角色在特定时间、空间、处境下的内心冲突与纠葛。

《十面埋伏》中的舞蹈将以中国舞蹈为主调,融合京剧、中国功夫、民乐、行为艺术等多种元素,舞蹈除了延续杨丽萍舞蹈一贯的自然、原始风格外,还邀请了京剧传人裘继戎参与创作、编排和演出,把京剧的舞台表演融入其中。而且,演员大多采用京剧扮相,服装或原始粗犷,或飘逸柔美,使演员的表演更能体现出一种神秘、古典的象征意义。整场表演中,有着少数民族的原始、京剧唱念做打的灵动以及舞蹈的融汇,呈现出一种似是而非的状态,着力表现出弦外之音。

  • 为你推荐
  • 公益播报
  • 公益汇
  • 进社区

热点推荐

即时新闻

武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