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陶盼夏琼
“这是我做人做事的标尺,也是我一生追求的目标”;“我是一名共产党员,服务病人是我的天职。在今后的日子,我会依然守候在这里,忠诚于我的信仰、我的职业,爱着我的故乡、我的乡亲”……昨天,武汉市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大会上,6名来自我市不同领域的优秀共产党员与大家分享了自己的心路历程,他们质朴的话语,感人的事迹,带给与会者心灵的震撼。
有人曾经问我:“老沈,你这样做图什么?”我想了很久没有答案。但我心里有一个简单的想法:我是一个农民的儿子,成为一名共产党员、一名人民警察,凝聚着组织和群众的心血,这份期许我不能辜负;作为一名公务员,不踏踏实实做些事情我问心有愧;作为一名共产党员,当群众需要我时,尽心尽力让他们满意,我责无旁贷。
63岁的杜爹爹曾经3次中风,落下了偏瘫的毛病,独居的他只能靠轮椅生活,8年没有下过楼。“天天喝着长江水,却只能在电视里看看长江。”为了满足老人的心愿,江岸区公安分局百步亭派出所民警沈胜文利用休息时间,带杜爹爹逛武汉。
我不是土生土长的武汉人,但每天都在地下聆听着武汉的“心跳”,我听到了“武汉,每天不一样”的生机和活力,听到了“地铁人”的汗水和荣光,更听到了一名共产党员的责任和担当。我愿做一名饱含武汉情怀的“城市工匠”,让承载着城市梦想的地铁,驶向更美好的远方!
王锋,武汉地铁集团机场线一级项目经理,在机场线项目建设过程中,他和他的团队从未休过一个周末,几乎每天都坚守在工地一线,仅用18个月时间就完成了全线24公里的建设任务。
这么多年来,我放弃了两次进黄陂城区医院的机会,因为在这里,有无数父老乡亲不舍的期待和信任,在这里我才能真正感受到人生的价值和意义。在今后的日子,我会依然守候在这里,忠诚于我的信仰、我的职业,爱着我的故乡、我的乡亲!
黄陂区六指街甘棠卫生院主治医师王华,每天提前1个小时到岗,晚1个小时下班,有时干脆对付点干粮就连续接诊,应诊时她从不敢多喝一口水,生怕内急耽误了看病的时间。
我最初入党的动机,源于我的导师党海政博士。因为国家的需要和自身的信念,导师毅然放弃了国外的生活,在他的影响和帮助下,我坚定了对党的信仰。2007年,我光荣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
王立保,武汉高德红外股份公司探测器中心制冷机室主任,因为坚定的信念,他毅然放弃留学美国的机会,义无反顾地留在了武汉。
群众在党员心中有多重,党员在群众心中就有多重。十多年来,我记不清接待了多少群众,也记不清写了多少张纸条,更记不清下班后接听过多少个咨询电话,但我记住了一条,那就是作为一名窗口工作人员,一名共产党员,为民服务是我的本职,我将不忘我入党时的誓言,尽我所能、努力工作,更好地为人民服务,让人民群众满意,为武汉经济社会发展尽一份绵薄之力!
武汉市国土规划局驻“市民之家”窗口代表陈慧丽被群众亲切地称为“纸条姐”。谢婆婆家住5楼,因老伴腿不好,想办理两证后将现有房屋卖掉,再买一套楼层较低的房屋居住,可是因缺少相关资料,婆婆的土地证无法办理。从陈慧丽的工作职责来说,这样的事情本可以不管,但她顶着7月的高温,仅用一周的时间,就把办好的土地证交到了谢婆婆的手里。
我是一名长期扎根企业科研一线的科技工作者,曾经,我也登上过无数大大小小的科研、学术和管理的闪亮舞台,但是,作为广大党员中的普通一员,今天能够以“优秀共产党员”的身份站在这里,我感到从未有过的荣耀与自豪。
武汉光庭信息技术股份公司党委书记、常务副总经理罗跃军说,“中华民族有个中国梦,企业有企业的梦想,我也有我的梦想,我梦想着有一天,我和我的团队,打造出世界最顶尖的自动驾驶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