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武叶通讯员金京)“上腹疼痛多年,早点治疗就好了。”“几年前查出肾结石时还只有米粒大小,现在长大了好几倍!”上周末,武汉京都结石病医院彩超室门前排起长队,不少患者已发现结石病多年,但直到发展为重症才追悔莫及。
70多岁的肖爹爹是个胆结石老病号,20多年前单位体检查出胆结石,之后疾病偶有发作,靠吃消炎利胆药缓解。上周,他突然结石发作腹痛难忍,不愿“切胆”的他赶到京都医院要求保胆取石。但由于胆结石久拖不治,爹爹胆囊已严重萎缩失去功能,保胆已没有意义。
黄陂的李婆婆长期腰痛,直到疼得受不了才到医院就诊。检查发现,她右输尿管下段有一粒长1.8厘米、直径1厘米的结石,因长期结石梗阻导致右肾重度积液,肾脏已肿成“大水囊”。医生紧急为李婆婆引流出肾脏脓液,并为她无创取净结石,保住了她的右肾。
该院刘新发院长说,医院收治病情较重的患者,约有八成是早期就查出结石病,一拖数年甚至几十年。很多患者胆囊、肾脏等器官受到了结石损害,还错过了无创保肾、微创保胆取石的时机。他提醒,发现结石疾病应尽早干预治疗,花费少人也轻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