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158位司法所长敲开群众“心门”,公共法律服务的“武汉实践”再提质效
2018-09-17 14:44:14 来源:汉网
答完群众法律困惑,还要深挖法律问题背后的冷暖,主动出击化纠纷解疾苦;即使刚性的审判程序终止了,她还会努力给出解决问题的另一种办法,总能让矛盾找到出口;她通过帮扶矫正对象重回人生正轨,重新定义社区矫正在群众心中的意义,社矫不是把对象“管死”,而是帮他们“重生”。
 
这是青山区钢花村司法所所长亢铃为敲开群众“心门”所做的努力。武汉有158位像亢铃一样司法所长,行走在公共法律服务的一线,他们的努力正将公共法律服务从聚焦平台建设向提升服务质效升级。
 
14日,司法部召开第一次全国司法所工作会议。连日来,长江日报记者走访武汉多个司法所长,了解他们在“稳基层”中的担当和作为。
 
主动排查矛盾纠纷,把困扰群众的小事当大事
 
家住青山钢花辖区的刘婆婆(化姓),每天都将一个洗衣盆放到卧室的柜子上。住在刘婆婆楼上的一对年轻人结婚时,重新改造了房子,导致她家中常年漏水。水从墙缝里往下渗,水滴不大,但每天漏满一盆,刘婆婆每天都得把这盆水倒掉。这个糟心事一直缠了她3年,家里也因常年漏水到处长霉。
 
刘婆婆找楼上居住的年轻人协调过,房屋漏水源于装修公司没做好防水,年轻人协调装修公司修理过一次,但问题没有彻底解决。再次维修,装修公司协调难度大,这对年轻人工作忙,问题就一直搁着。这对年轻人见了刘婆婆都礼貌地喊奶奶,她不好意思找人扯皮,也没到处反映。
 
2017年,钢花村司法所在主动深入楼栋排查矛盾纠纷时,所长亢铃敏锐地发现了该线索,随即和工作人员上门了解情况。得知刘婆婆70多岁了,一人独居,端了3年漏水,亢铃感到心酸又心疼。在迅速启动调解工作的同时,担心她家里潮湿地滑摔倒了,便安排志愿者每天去家里帮老人把漏水倒掉。
 
这个暖心的举动不仅解开了刘婆婆心里多年的疙瘩,也感化了这对年轻人。经调解,他们不再等着装修公司无休止地拖延,而是自掏腰包帮刘婆婆彻底解决了问题。
 
亢铃说,那些看起来拎不上筷子的小事,都是困扰老百姓生活的大事,决不能马虎。
 
深挖法律问题背后冷暖,主动出击化纠纷解疾苦
 
“以前写了个协议,把房子赠送给孙女,还能撤销吗?”86岁老人张师傅(化姓)来到钢花村司法所咨询。“房子过户没?”在得到老人“过户了”的回答后,亢铃告诉他,按照相关法律规定已没法撤销。
 
这样一个在司法所每天都会发生无数次的普通法律问题答疑,本该就此结束。然而,在老人蹒跚着转身离开时,亢铃追了过去“赠出去的房子为什么又要回来呢?”这一问却问出了老人背后的冷暖和困扰整个家庭的矛盾纠纷。
 
老人平时的生活全部由保姆照顾,保姆让老人把房子从孙女手上要回来,赠予自己,由她为老人养老送终,还答应帮他完成多个心愿。老人很依赖保姆,大小事都听保姆的。老人儿子心里有压力,因此与父亲结下矛盾。
 
了解情况后,亢铃为老人和家人反复做调解工作。一方面,她给儿子分析老人缺乏安全感等依赖保姆的深层次原因,让儿子理解父亲;另一方面,又给出具体建议,让儿子帮父亲完成心愿,还将这些心愿写成“和解协议”,给老人吃了定心丸。
 
父子达成和解后,86岁父亲和60岁儿子抱在一起痛哭。一个濒临破碎的家庭和睦如初。
 
在亢铃看来,每一个法律问题背后,都是群众不得不面临的实实在在的困难,要做到知冷暖、解疾苦。她在司法所立下一条规矩:工作人员不能只程序性地解答群众法律问题,在为其提供法律帮助时一定要“多问一个为什么”,彻底解决群众的难处。
 
刚性的审判程序终止了,但解决问题的另一扇门打开了
 
“法院不准我解除父女关系,我就没办法了?”钢花村辖区居民赵师傅(化姓)不服法院判决,跑来诉苦。
 
亢铃接过判决书一看是二审判决,从法律角度讲,司法审判程序已终止,但很显然老人的问题没有解决。为什么要解除父女关系?顺着这个思路,亢铃让老人坐下来谈心,又联系其女儿了解情况。
 
原来,赵师傅夫妇收养了一个女儿,老伴去世后他一直独居,觉得冷清。一家养老机构诱惑他把房卖了,去养老院养老。房是赵师傅跟老伴的共同财产,老伴的那一半房产,其女儿有继承权。女儿担心老人上当受骗不同意卖房。所以,如果不解除父女关系,老人就无法卖房。
 
在亢铃劝说下,父女俩坐下来面对面说出内心真实想法,消除了误会和隔阂。最终达成和解,赵师傅先去养老机构实地考察,若真得可靠满意,女儿愿尽孝帮父亲交养老钱,后期可以考虑卖房,但父女情深,不解除父女关系。
 
亢铃说,群众迈进司法所的门,是为了解决问题,即便刚性的审判程序终止了,也决不能让他们失望而归,司法所会想办法为其打开解决问题的“另一扇门”,为纠纷找到出口,真正实现矛盾不上交
 
社矫不是把对象“管死”,而是帮他们“重生”
 
目前,钢花村司法所辖区在册社区服刑人员20人。在亢铃看来,社矫工作不是机械地执行社矫管理程序,把对象“管死”,服刑期满解矫了事。社矫的意义在于,帮矫正对象“重生”,等他们回归社会后能过上正常人的生活。否则,社矫对象可能再次成为社会治理的问题。
 
为了更好地帮助矫正对象“重生”,亢铃不断创新工作方法,根据每个服刑人员的个性、阅历等特点,因人制宜“量身定制”不同的管理方法。
 
原来在某大型国企工作的一高端技术专家,在钢花村辖区服刑。当年因参与瓜分了一批设备,一时失足,从高位“跌落”,心理落差大,难以接受现实处境。家门不出,连女儿婚礼也不参加。为此,亢铃搭建了青山区首个心理矫治工作平台——“阳光心灵驿站”,专门请来心理专家为他做“心理矫治”,还主动“隔三差五”与他谈心,带他走出人生阴影。该对象解矫后,不但自己顺利步入人生正轨,办起了工厂,还收养了一个脑瘫孩子,做起了对社会有益的事。
 
亢铃说,如果每个对象解矫后都能“重生”,个人和家庭幸福了,社会就和谐了。
 
所长、所长阿姨、阿姨,几节普法课赢得叛逆少年信任
 
“所长”“所长阿姨”“阿姨”,钢花某中学一叛逆学生经过几节普法课后,不断调整对亢铃的称呼,从最初的陌生疏离渐渐转变成信赖亲近。
 
亢铃第一次去学校上普法课时,学生小阳(化名)非常叛逆,处处表现得与众不同,引起亢铃注意。她上完普法课后并未一走了之,而是在课后深入了解了小阳的情况,得知他在家中从小得不到亲人关怀,其处处异常正是为了获得大家的关心。在接下来的普法课中,亢铃试着用多种方式鼓励小阳,让其在课堂上刷到了存在感,感受到了老师和同学们的关心,很快与其建立了感情和信任。
 
亢铃说,普法教育的最终目的是帮助青少年成长。即使一节最平常的普法课,亢铃也不会流于形式,而是努力走进孩子们的内心,用发生在校园里的真实案例说法,将枯燥的法条变成人文关怀,让普法真正在青少年教育中落地见效,哪怕给他们的成长带来一点点影响和改变。
 
因青少年法治教育工作成效显著,亢铃受邀参与青山区《小学生法治意识养成读本》的编写,助力“法治进课堂”产生实效。
 
敲开群众“家门”还不够,敲开“心门”才算见实效
 
武汉市、区、街、社区(村)四级平台实现全覆盖,建立了“10分钟公共法律服务圈”,打通了“最后一百米”。江岸等多个城区还通过签约家庭法律顾问等多种方式,实现“上门服务”。从“平台搭建”到“服务升级”,公共法律服务的“武汉实践”不断深化。
 
“公共法律服务来到群众身边,敲开群众‘家门’还不够,敲开‘心门’才算见实效。官司打完了、判决书下了,矛盾不一定化解了。心结打开了,群众信服了,才能真正实现社会和谐稳定。”武汉市司法局相关负责人表示,亢铃等百余位武汉司法所长们正在做的就是敲开群众“心门”的工作。
 
目前,武汉有158个司法所,各个司法所都在探索全国道德模范工作室、红色调解室等有效的群众服务模式。司法所是司法行政系统的最基层单位,158位司法所长扎根基层,通过不断提升公共法律服务的质效,担负起“牢基础”、“稳基层”的主力军作用,从而夯实基层社会治理的法治基础。  

 

  • 为你推荐
  • 公益播报
  • 公益汇
  • 进社区

热点推荐

即时新闻

武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