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万旭明
元旦小长假期间,《唐人街探案》始终排片领先,上映4天已突破4亿元票房。对这个喜剧外衣包裹下的推理故事,导演陈思诚昨日携王宝强、刘昊然这对“奇葩侦探”组合来汉,对观众的各种疑惑细细解释。
电影要雅俗共赏
《唐人街探案》乍看是部喜剧片,细看下去才发现其实是探案推理片,片中不少致敬经典影片《一级恐惧》的地方。而对影片的开放式结局,观众甚至“脑补”出了各种深意。
“我的核心不是喜剧,也不是探案,而是想表达一个关于人性、善恶乃至宗教意义的命题。”这层意味恐怕没多少观众领悟到,影片的喜剧、侦探元素倒是有不少共鸣。在陈思诚看来,这是“一颗糖衣炮弹,喜剧悬疑的外表下包裹了劲儿很大的药”,这样的包裹则是因为“现在想让观众看到一些深刻的命题,必须以更容易入口、更商业化、更大众化的东西来表达。电影作为艺术的最高追求是雅俗共赏,让不同的人能得到不同的东西,大家各取所需。这就像厨子做菜,一道菠萝咕噜肉,有人爱吃菠萝、有人爱吃肉,还有人就爱吃青椒。不可能用一部电影满足所有的人”。
喜剧也得符合主流价值
在过去的一年中,国产喜剧片的数量、票房都呈现井喷状态,陈思诚也认为:“小品式、段子式、包袱式的喜剧片,观众已经看得很多了,不少这类影片也做得很好。”
但他对自己想做的喜剧片有不同的设想:“中国人常说文如其人,其实电影比文章更能体现一个人的本质。真正的喜剧片一定要天马行空,但也要纯良、天真,要符合主流的价值观,千万别把创作者自己内心深处的、脏的东西放大到电影里。”
从处女作的都市爱情,到第二部电影导演作品的喜剧侦探,陈思诚否认自己是突发奇想或是转型,“我心里装着好几个不同题材的故事,已经沉淀了很多年,总是觉得时间不够,电影对我来说是一个接一个的梦想”。
王宝强、陈思诚来汉详解《唐人街探案》记者彭年摄
王宝强被曾志伟附体是褒奖
观看《唐人街探案》时,不少观众都对王宝强的口音表示“太不习惯了”,自出道以来就是一口邢台普通话,这次的王宝强却像是“曾志伟附体”了。
对此,王宝强解释称这是角色所需,片中角色设定是从广东去泰国,而曾志伟一直是香港口音的普通话,很容易觉得相似。他也坦言:“改变形象很容易,改变口音很难,风险也很大。”但他坚信:“如果不是这个声音,这个角色就是王宝强,而不是片中的唐仁了。”
陈思诚更是认为“曾志伟附体”是对王宝强的褒奖,在他看来,“王宝强是国民级的演员,通过他的生活、影视作品、真人秀,观众对他已经太熟悉了,要让观众摆脱对王宝强的固有印象,更好地进入电影中的角色,改变口音是必经的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