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张隽玮通讯员李亮潘菁华叶翩)昨日,市国税局公布2015年入库税收1172.45亿元,在中部6省会城市中稳居第一,同比增速12.9%,名列全国第三,税源增速达到月均6000户,这一速度全国领先。
国税主要包括增值税、消费税、车辆购置税、出口产品退税等。市国税局相关负责人介绍,武汉在全省国税收入中总量比重56.8%,比上年提升1.2个百分点,增速在全国范围内仅低于深圳、大连。
重点税源大户包括卷烟、汽车、石化、钢铁、电子信息等产业,其中制造业占据大头,烟草、汽车、石化石油贡献率排名前三,总量占比达到47.18%。
据悉,湖北中烟公司为武汉第一大税源,入库国税288.99亿元,增收贡献率达到28.42%;中石化武汉分公司和中韩(武汉)石油化工有限公司入库国税收入86.78亿元,同比增长55.41%;在汉的5家整车厂及其销售企业,东风本田、神龙、东风乘用车、标致雪铁龙、上汽通用,贡献税收177.38亿元,占全市比例15%。
受行业影响,我市各区国税收入分化较大,坐拥湖北中烟的硚口区收入达到276.28亿元;车都沌口排名第二收入达到236.55亿元;得益于商业繁荣,江汉区收入达到71.62亿元;东西湖区轻工业发达,拥有19家亿元企业,收入82.78亿元,增幅22.13%,后续发展看好;化工区受益于80万吨乙烯投产,增速全市最高达到221.74%。
市国税局相关负责人认为,总量和增速的双提升在于市场主体增加,企业活力增强。
以“营改增”为例,截至去年12月,全市“营改增”纳税人9.2万户,收入增长23.69%;但纳税人税负也持续下降,减税面达到90%。
小微企业数据也显示,去年全市减免小微企业税收7.75亿元,同比增加5.95亿元,增长超过3倍,而国税税源增速达到了月均6000户,这一速度全国领先。
据统计,全市税源户管总量已达到42.13万户,较“十二五”初期的20万户实现翻番。税收总量上,“十二五”时期,武汉国税部门累计征收税款4612亿元,也较“十一五”期内翻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