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企立足武汉参与全球创新
2016-01-13 06:02:21 来源:长江日报

有一批来自台湾的著名高科技企业,他们立足武汉创新研发、制造产品、开拓市场,在液晶显示器、光通信、芯片制造等领域参与世界竞争,不断提升武汉在全球产业创新中的影响力。

岁末年初,全市上下正加快谋划推进“十三五”新一轮发展。“聚焦创新发展,加快培育发展新动力”成为打造武汉经济升级版的重要路径。这必然给高科技企业发展带来新的重大机遇。

今日,武汉市人民政府台湾事务办公室在本报开设的“台胞创业在武汉”系列专题推出第7期,聚焦冠捷显示科技(武汉)有限公司、长芯盛(武汉)科技有限公司、台湾威盛上华科技(武汉)有限公司,分享这些高科技企业在武汉创新发展的故事,以及他们未来的梦想。

走汉欧班列出口欧洲320多集装箱

“现在,几乎每个月冠捷都有产品搭乘汉欧班列(即中欧〔武汉〕国际货运班列),从武汉出发,最终抵达波兰。”近日,冠捷显示科技(武汉)有限公司总经理林正鹏介绍,2015年,冠捷通过汉欧班列向欧洲出口货物320多柜集装箱。“与水运相比,铁路运输明显省时不少。”

交通便利人才众多

全球最大液晶显示器制造商相中武汉

林正鹏介绍,台湾冠捷集团是全球最大的液晶显示器制造商、第三大液晶电视制造商。2004年6月,冠捷集团选址蔡甸经济开发区沌口工业园,投资设立冠捷显示科技(武汉)公司。

2013年11月28日,该公司首台汉产液晶电视机在汉下线,填补了武汉造液晶电视的空白。继莺歌牌黑白电视机停产后,汉产电视机再次进军我国电视机市场。

目前,冠捷显示科技(武汉)公司有员工1700余人。“去年,公司共生产484万台显示器。有四成产品内销,六成出口,主要销往波兰、俄罗斯等国。销售额21亿元人民币,出口1.7亿美元。”林正鹏预测,今年公司的产量、销售额、出口额都会有进一步增加。

林正鹏是2012年受集团委派来汉任职的。他认为,武汉位居大陆中部,铁路、公路、航空四通八达,“如果产品做内销的话,这样的位置是非常好的,因为物流成本较低”。

另外,武汉被誉为“大学之城”,科教实力雄厚,也让企业不用担心招工难。林正鹏认为,这两大优势,或是当时集团决定在武汉布子的原因。

产品搭上汉欧班列员工乘坐地铁上下班

武汉发展让公司不断受益

2014年4月,汉欧班列常态化运营首发。当年7月,冠捷就搭上班列。“目前,已基本形成每月一次的局面,每月多的时候能走80多柜,少的时候也有几柜。”林正鹏说。

林正鹏介绍,以往从武汉出口商品去欧洲,需从阳逻港出发,通过内河航运至上海,再通过海运转运至目的地,用时约35天。“如果走汉欧班列,用时约12天,比水运缩短约3周,大大提高了效率。”

“这几年武汉的发展,让企业得到了实实在在的实惠。去年12月28日,地铁3号线通车,对公司来说又是一大利好。”林正鹏说。

他介绍,公司1700多名员工中,有七成住员工宿舍,但还有三成住在中心城区。刚刚通车的地铁3号线起点沌阳大道站离公司只有几站地。“过去,大家都是开车上下班。现在,坐地铁也是不错的选择。”

林正鹏期待,门口正在施工的东风大道高架二期工程尽快建成通车。东风大道高架一期正式将武汉二环、三环、四环串起来。二期工程通车后,从冠捷公司出发,无论是出城去荆州、宜昌等地,还是进城去汉口、武昌,都会更加方便。

城市建设速度快水平高

期待软环境同步跟上

林正鹏说,自己早在1992年就来过武汉,2012年再次来到武汉,并且一待就是近3年。“2012年的武汉,和1992年的武汉完全不一样;今天的武汉,又和2012年的武汉完全不一样。正如武汉城市形象口号所说的‘武汉,每天不一样’。”

林正鹏记得,2013年5月,公司附近的沌阳高架被爆破拆除,而短短两年多之后,原址上修建的东风大道一期工程就已建成通车。“武汉的建设速度真是快!”变化快的,不光是交通环境,周边的生活条件也是越来越便利。林正鹏说,元旦3天假,自己在沌口新开的永旺梦乐城待了两天。“里边餐厅很多,和朋友吃饭非常方便。超市里的商品品质也非常好。”他说,沌口还有万达广场,这里居民的生活挺方便的。“听说,大润发也要进来了,真是太好了。”

林正鹏认为,武汉这些年城市硬件的建设速度快、水平高。他更期待的,是软环境的跟上。比如,空气质量更好一点,市民遵守交通规则的意识更强一些,看病就医再方便一些。“如果这些问题都解决了,让我留在武汉不回去都行。”林正鹏说,自己相信武汉的未来一定会更好。

冠捷显示科技(武汉)有限公司

地址:武汉经济技术开发区沌口小区11号地

电话:027-68849900

冠捷显示科技(武汉)有限公司总经理林正鹏

长芯盛︵武汉︶科技有限公司

在光谷制造世界先进光纤数据线

“传统铜芯线传输效能已到极限,将来家庭使用的电脑、电视、网络等数据连接线将由光纤取代。”近日,长芯盛(武汉)科技有限公司资深经理刘译煇信心满满地说,公司已推出成熟的家庭光纤数据线产品,这项技术与世界先进国家同步。这一市场前景,使自己觉得在武汉在光谷的创新与努力特别有价值和意义。

将光缆企业生产管理

先进经验带到武汉

40岁的刘译煇出生于台湾南投县,曾在台湾一家知名光纤通讯企业供职。2005年,由设在台湾的企业总部派至上海分公司任工程部经理,后又曾在无锡工作。去年6月,他应邀来汉,加盟刚成立不久的长芯盛(武汉)科技有限公司。

成立于2013年底的长芯盛公司,由海峡两岸的光通信巨头——武汉长飞公司与亚洲第一的芯片设计公司台湾威盛电子联手入股组建,专门研发生产带芯片的有源光纤,是目前国内唯一一家掌握高速通信光电芯片技术的公司。公司成立后,在有源光缆研发方面,取得多项显著成果,但如何将研发成果转化为符合市场需求的产品,进行量产,实现产业化,是企业面临的一个巨大挑战。刘译煇加入长芯盛公司,负责公司研发、生产、品质方面的工作。

刘译煇凭借多年光缆企业生产管理经验,结合公司生产工艺复杂、熟练工人较少、质量管理体系有待优化完善的实际情况,循序渐进推进改革。他首先从产品质量着手,将品质职能从制造部门独立出来成立品保部,制定了详细、明确的检验规范,对来料、制程、成品的品质都严格进行管控;在工艺流程方面,他对工艺布局进行调整,并制订简单明了、图文并茂的作业指导书,帮助新进员工尽快掌握操作方法;在供应链方面,他做了大量基础工作后,正在进行ERP(企业资源计划的简称)的导入工作。ERP系统导入实施后,销售、研发、生产、品质、物流,整个流程将权责分明、效率更高。

看中光谷在光纤通讯产业

方面巨大优势

“光谷对我的吸引力很大。”刘译煇说,他之所以选择武汉,就是看中了光谷在光纤通讯产业方面的巨大优势和前景。光缆分为被动式和主动式两种,前者本身不发光,需要配套发光设备,才能完成光纤通讯;后者本身能发光,不需发光设备,自身就能完成光纤通讯,因此被称为有源光缆。有源光缆技术的发展,为光纤技术产品进入寻常百姓家打开了通道。

现今全球传输速度最快的USB端口数据线为USB3.0,而突破传输距离限制的USB3.0有源光纤数据线,在全球屈指可数拥有该技术的公司里,长芯盛率先在光谷实现了批量稳定生产。据介绍,在速度上,人们日常使用的USB2.0数据线,每秒单向传输能力为480兆,而USB3.0光纤数据线1秒钟可传输5G数据。算上硬盘的写入、写出和缓存消耗,拷贝一部1G的高清电影,也仅需10秒。在距离上,铜芯线的满负荷传输距离为3米,而有源光缆则可以达到100米。

刘译煇举例说,如果家装时安装高品质投影或其他音像设备,需要布置一段长约10米的HDMI高清数据线。选择传统的铜芯线,其铜芯线径要达到1厘米以上,并且加上信号放大器,才能保证对高品质音像传输要求,安装起来由于线径太粗,不方便且价格昂贵;但如选用HDMI有源光纤数据线,线径不仅只有铜芯线的1/3,传输速度和保真效果也要强许多。

希望参与见证武汉发展

度过美好时光

在上海工作期间,刘译煇认识了一位江苏姑娘,并与之结婚生子。刘译煇到武汉发展事业后,妻子和孩子也随之来武汉定居。独具特色的荆楚文化、壮丽浩淼的山水风光,豪迈热情的武汉人民,使他在短短的几个月之间,适应了这座有着3500年历史的城市的生活,特别是东湖之美,让他和家人留连忘返。

在刘译煇眼中,武汉可以用一个女孩子来形容,也许长得并不特别漂亮,却非常贤淑,让人感到舒适与温暖。他期待着在未来的日子里,在“五月落梅花”的江城,度过更加美好的时光,参与和见证武汉的发展。

长芯盛(武汉)科技有限公司

地址:武汉市关山二路四号

电话:027-68789186-876

长芯盛(武汉)科技有限公司资深经理刘译煇

台湾威盛上华科技︵武汉︶有限公司

稳定环境保障带来井喷式创新灵感

与宏达国际电子(HTC)、威盛电子(VIA)、TVBS传媒等知名品牌及上市公司台湾威盛集团同为关系企业的威盛上华科技(武汉)有限公司,是全球IT领军企业之一。

2011年元月,威盛成立武汉研发中心,组建研发团队,从事多屏显示技术和高清晰医药图像显示研发,承担着威盛集团在大陆中部地区研发尖端科技产品的重任。目前,武汉研发中心有研发人员百余人,在国家中部科技研发重镇担任重要角色。

初来武汉创新团队9人

均在本地深深扎根

在武汉光谷珞喻路光谷银座10楼、11楼的两层办公楼中,台湾威盛上华科技(武汉)有限公司的技术人员们,正在与北京、上海、台北等地的研发中心同步,参与威盛集团面向全球推出最前沿的创新开发。

“最开始来到武汉的,是一个只有9人的技术团队。”台湾威盛上华科技(武汉)有限公司行政高层介绍,2011年1月,公司在东湖高新区成立,注册资本1000万美元。在此之前,威盛已在大陆的北京、上海、杭州、深圳等多地布局。

根据公司高层介绍了解,选择武汉的初衷,是因为这里人才汇聚。她谈到,威盛是一个纯技术公司,99%的员工都是技术研发人员,对于公司布局,威盛考虑最多的,是“人才想在哪发展”。

“武汉是大陆开发中部地区的重点扶植城市,”公司相关负责人说,如今,武汉的经济发展潜力、良好投资环境与多所可储备高科技研发人才的大学,形成了绝佳的比较优势。

该负责人称,威盛集团当时早已看到,在武汉高铁网络成型后,武汉的交通枢纽地位必将更加巩固,对带动更多的外地人才回流武汉将产生磁吸效应。

事实也是如此,包括当初第一批抵达武汉的高管在内,最初来汉工作的团队成员9人,均已在本地深深扎了根。如今,他们更分别带着不同的研发小组,发展成了武汉研发中心100余人的创新团队。

落户政策让更多人才

来到武汉安家立业

“威盛与武汉很有缘分,公司在大陆的最早的一批员工,很多都是毕业于华中科技大学。”威盛上华高层谈到,每年10月,威盛武汉研发中心都会在华中科技大学、武汉大学等高校有专场招聘,越来越多的武汉学子加入到威盛的大家庭。

在武汉5年的时间,威盛集团管理层发现了一个有趣的现象。在人才流失率相对较高的软件行业,武汉研发中心的人才流失率远低于北京、上海。“作为一个迅速发展的中部城市,武汉对于人才很有吸引力。”

该负责人举了一个例子,2011年研发中心成立时,公司在光谷银座租了两层办公楼。当时想,两层楼能容纳约120人同时办公,至少可以满足5年的发展需求。“没想到,到第三年就不够用了。”

到了2013年,越来越多的软件人才选择武汉研发中心作为职业发展的起点,办公室不够用了,还不得不暂时向其他园区分流。

2014年7月,武汉市实行“关于进一步放宽在我市就业创业高校毕业生落户条件的通知”。往年只有应届毕业生,或毕业时间在三年内的往届生才能办理的城市户口。新政实行后,凡毕业超过2年的全日制普通高校毕业生或留学回国人员,在武汉就业创业的,只要具备本科及以上学历(35周岁以内)、研究生学历(40周岁以内),只需提供1年社保缴纳证明及住所证明,就可直接到入户地所在区政务中心公安户籍窗口或者区公安分局户籍窗口申请办理落户。

“这个给关键研发人才安身落户的政策,一经落实,让更多人来到武汉,愿意留在武汉安家立业。”威盛上华负责人说。

稳定的环境保障,带来了一个又一个井喷式的创新灵感。该负责人表示,作为集团高整合嵌入式平台及系统解决方案的一部分,武汉研发中心的技术人员们正致力于M2M,物联网及智能城市领域应用开发,已在多拼接电、数字电子广告牌、工业自动化、医疗自动化等领域取得业界领先。

台湾威盛上华科技(武汉)有限公司

地址:武汉珞喻路727号光谷银座10楼

电话:027-68848189

威盛上华科技(武汉)有限公司创新团队

策划武汉市人民政府台湾事务办公室撰文胡雪璇蒋太旭郑汝可方倩

  • 为你推荐
  • 公益播报
  • 公益汇
  • 进社区

热点推荐

即时新闻

武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