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角膜年内大范围应用
2016-01-15 06:02:52 来源:长江日报

本报讯(记者黄莹通讯员涂晓晨刘坤维)去年7月,武汉协和医院参与临床研究的全球首个人工角膜正式投产,为无数等不到捐献角膜的患者带去福音。昨日,华中地区首位人工角膜应用者回到协和医院复查,结果显示,他的视力已恢复。目前,像这样已应用人工角膜,在湖北省共有8枚。

“去年12月8日做的手术,第二天纱布一拆,就能看见东西了。现在更清楚些,没什么不舒服的感觉。”来自湖北枣阳的农民鲁师傅说。他这次来复查,还特地带了一个亲手编织的中国结,送给自己的主刀医生、眼科主任张明昌,以示感谢。

记者在协和眼科病房看到,鲁师傅移植人工角膜后的左眼与正常的右眼,外观上基本看不出差别。医生让他站在视力表前检查,结果显示左眼视力以前为0.5,矫正视力则达到1.0。再透过仪器观察,发现移植后的人工角膜与眼球自然融为一体,与正常人体角膜几乎没有区别。同时,也没有排斥反应和真菌复发迹象,效果达到预期。与一些器官移植需要终身服用抗排斥药物不同,他最多只需要半年,就不用再吃药了。

鲁师傅今年43岁,原来视力不错,去年11月初,开始不明原因左眼不适,半个月后,眼睛又肿又痛,基本上看不见东西了,只能感觉到有点光。在当地消炎治疗了一个月没有好转,这才来武汉医治,确诊为真菌性角膜炎,属于眼科最严重的疾病,治疗难度很大。角膜移植是最有效的根治办法,否则一旦感染加重,极有可能摘除眼球。

好在人体角膜的替代品、人工生物角膜(又名艾欣瞳)已经投产。商业销售之前,有公益组织给全国医院捐赠了100枚,其中8枚给了湖北,4枚在协和医院。考虑到鲁师傅的病情和经济条件,张明昌将其中1枚免费给了他。很快,鲁师傅的移植手术顺利完成,过了一周就康复出院了,医疗费只花了9000多元,比传统捐献角膜移植费用便宜了一半。

人工生物角膜

年产约30万枚

张明昌介绍,虽然目前武汉地区只有几枚人工生物角膜,但事实上国内已经批量生产了,年产量约30万枚。目前医院在与厂家商定价格,预计今年年内就能在眼科大规模应用,满足角膜病患者需求。“最终价格不会超过2万元一枚”。

据了解,去年一年,协和医院登记在册的需要角膜移植的患者有200多名,但由于国内捐献角膜仍十分紧缺,只有60多人成功移植了角膜,还不到总数的1/3。

在我国,1000多万盲人中,角膜致盲者约占一半,且每年新增10万患者。但全国捐献角膜每年不超过5000个,严重供不应求。

人工生物角膜艾欣瞳由我国自主研发,是目前世界上唯一临床试验成功的人工角膜产品,有望改变我国角膜供体来源奇缺的困境。这种人工角膜取材于猪眼角膜,主要成分为胶原蛋白,最大特点是生物相容性好,能与人眼自然融为一体,且透明性十分接近人捐献角膜。

昨日,移植人工角膜的鲁师傅回到协和医院复查,结果显示视力已恢复通讯员刘坤维摄

华中首位人工角膜移植者

链接>>>

移植人工角膜后的左眼与正常的右眼基本看不出差别

左眼视力以前为0.5,矫正视力达到1.0

外观

没有排斥反应和真菌复发迹象,最多只需半年就不用再吃抗排斥药物

人工角膜与眼球自然融为一体

视力

反应

原有角膜

制图喻峰

  • 为你推荐
  • 公益播报
  • 公益汇
  • 进社区

热点推荐

即时新闻

武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