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张晟通讯员黄金波)长江日报记者昨日从武汉水生态文明建设及规划咨询会上获悉,根据《武汉市水生态文明建设规划》总体思路与初步设想,到2020年,我市江湖水系连通格局初步形成,四片生态水网的重点区域基本连通,届时我市将构建国内最大城市湖泊生态湿地群。
据了解,这四片生态水网分别是黄陂—新洲片、汉口—东西湖片、汉阳—蔡甸片和武昌—江夏片。其中,汉阳片以汉阳六湖(龙阳湖、墨水湖、南太子湖、后官湖、北太子湖、三角湖)连通为重点,向西与西湖、向南与通顺河水系沟通;武昌片以大东湖六湖连通为核心,将东湖、沙湖、杨春湖、严西湖、严东湖、北湖等6个主要湖泊以及青潭湖、竹子湖等湖泊连通,再向南分别沟通汤逊湖、梁子湖和西凉湖水系;汉口片以东西湖区七湖连通为中心,将金银湖区域的金银湖、上金湖、下金湖、上银湖、下银湖、东银湖、墨水湖连成一体,并沟通汉口中心城区的黄孝河;江北的黄陂—新洲片,则以长江、府澴河、滠水、倒水、举水为纽带,沟通后湖、武湖和涨渡湖水系。
河湖水系连通后,全市166个湖泊将构成国内最大的城市湖泊生态湿地群。届时,以污染源治理为前提,逐步实现清水入湖。相关部门将根据湖泊水质状况与功能要求,实施有差别的修复和保护措施。按照打造“一湖一玉珠”的目标,留足滨水空间和绿化缓冲带,依托河湖合理建设亲水平台,营造城市开发中的“呼吸空间”,最终实现“湖泊面积不缩小,湖泊水质大改善,湖泊功能综合化”,湖泊生态功能和社会服务功能得到全面提升。
根据规划,到2030年,以长江、汉江、府河为边界构建四片生态水网,基本实现江湖相济、水网相连的健康水网格局,江河以及所有湖泊水生态系统得到全面保护,基本消除五类水质水体。到2049年,武汉江河湖库水质全面优化提升,水生态系统持续健康运行。
带
轴
态
生
江
长
汉江生态轴带
涨渡湖
后湖
后官湖
东湖
武昌—江夏
生态水网
汉口—东西湖
生态水网
黄陂—新洲
生态水网
汉阳—蔡甸
生态水网
武汉四大水网建设示意图
江湖连通
长江
府澴河
滠水
倒水
举水
七湖连通
(已竣工)
金银湖
上金湖
下金湖
上银湖
下银湖
东银湖
墨水湖
后湖
武湖
涨渡湖
六湖连通
(已贯通)
龙阳湖
墨水湖
南太子湖
后官湖
北太子湖
三角湖
六湖连通
东湖
沙湖
杨春湖
严西湖
严东湖
北湖
(东沙连通工程已竣工)
制图职文胜
[6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