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余“00后”比拼毛笔字
2016-01-18 06:02:45 来源:长江日报

本报讯(记者陈晓彤)昨日下午,首届武汉市中小学生书法大赛决赛在银泰创意城举行。来自全市的106名小书法家同场竞技,在墨香琴声中度过了一个特别的腊八节。这也是长江日报小记者团新年首场活动。

首届武汉市中小学生书法大赛由湖北省书法家协会、长江日报共同主办。大赛自去年10月正式启动以来,邀请知名书法家走进中小学,举行了十余场“书法进校园”公益活动,推广书法文化。大赛共收到来自全市各中小学的学生作品近千幅。经过专家评审,最终有106名优秀选手脱颖而出,入围决赛。

昨日的决赛现场,选手们在古筝、长笛营造的悠扬旋律中沉稳挥毫,个个气定神闲,运笔收放自如。选手们的从容姿态吸引了不少过路市民驻足观看,比赛现场成了书法展示的舞台。

本次决赛,选手可以从10道题目中任选其一作为书写内容。题目中既有“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等古诗词,也有“敢为人先,追求卓越”等代表武汉精神的标语,还有繁体“汉”字。

“我写的是‘敢为人先,追求卓越’。”刚走下赛场的武昌区柴林小学五年级学生何佳园说,“我之所以选择这句话,是因为觉得用书法这一传统文化艺术来书写当代武汉精神,具有很特别的意义。练习书法不仅让我的心静下来了,字也写得更好了。我还在练字过程中认识了不少繁体字,读了不少名篇,比如王羲之的《兰亭集序》,体会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

在现场观察选手们比赛的评委之一、书法家易向前表示,孩子们成熟的书写让他十分欣慰。“我看到了至少4种书体,楷书、行书、草书、隶书都有,这群‘00后’孩子是中国书法的未来”。

“用中国笔写中国字,弘扬中国传统文化,这对孩子们来说非常重要。”湖北省书法家协会主席徐本一说,“书法最能代表中国传统文化风格,汉字里包含了大量的传统文化内涵。习练书法不仅能对孩子进行文化熏陶,更能培养孩子精心专注的学习态度,提高审美情趣。这样的大赛吸引了这么多市民关注,对弘扬传统文化很有帮助。”

经过湖北省书法家协会的书法家们现场评定,大赛最终产生18位获奖选手,其中来自武昌区傅家坡小学的湛焱文、蔡甸区奓山中学的代婧怡、江汉区北湖小学的聂则宁获得一等奖。

链接>>>

比赛用纸比宣纸更有韧性

昨日的决赛现场,选手们挥毫泼墨,一笔一画都遒劲有力。据了解,为让选手们发挥出高水平,主办方提供的比赛用纸大有学问。

“这种名为‘心纸’的书法练习纸是选用更长纤维的特种纸,吸水性强,不透不浸,且不涂膜上胶,无刺激性,用起来很安全。”主办方负责人介绍说,“由长江日报报业集团创印工厂专门为中小学生量身打造的‘心纸’不仅有供比赛用的纯色纸,还提供与学校书法教材同步的临摹字帖,让学生们不用翻开课本,想练就练。”

这种纸张的良好性能也得到湖北省书法家协会主席徐本一、书法家易向前的赞赏。“这种纸特别适合书法初学者使用,比宣纸更有韧性,不易破损,且吸水性强,能够达到力透纸背的效果”。

(记者陈晓彤)

决赛现场,选手们认真书写记者郭良朔摄

  • 为你推荐
  • 公益播报
  • 公益汇
  • 进社区

热点推荐

即时新闻

武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