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空港经开区保税物流管理处招商引资实现逆势突破
2016-01-22 11:26:53 来源:长江日报

2015年7月份进驻临空港经开区(东西湖区)后,半年不到,顺丰数据服务(武汉)有限公司的员工规模已经达到700人,新装修的近1万余平米办公场地已经投入使用,远期员工规模将达到2000人。

顺丰数据服务(武汉)有限公司,是知名物流企业顺丰快运的全国大数据服务支撑中心,负责为整个顺丰公司提供财务结算、人力资源薪酬核算等服务。

“没有场地就腾出自己的办公楼给我们使用,还为我们建设临时食堂、提供员工上下班的定制班车,方方面面非常周到、细致。”昨日,谈到经开区的企业服务环境和保税物流管理处对企业的服务工作,顺丰数据服务(武汉)有限公司管理人员给予高度肯定。

顺丰数据服务(武汉)有限公司属于高端现代服务业的大项目、好项目,招商引资过程中,面临多个区域激烈竞争。

保税物流管理处负责人介绍,最终花落临空港,首先得益于临空港经开区浓厚的服务意识、良好的服务机制,东西湖区委、区政府主要领导对项目引进中遇到的难点问题亲自过问、亲自协调,来自经开区各个部门对企业的诉求相互补位、协同响应也功不可没,保税物流管理处在经济新常态下招商引资拼服务、抓细节的努力最终得到市场主体的认可。

拼服务带来众多项目扎堆入驻

据统计,2015年经开区保税物流产业园区新注册企业89家,园区实际纳税企业达到582家。新增建设用地申报10项,土地已储备项目8个,已入市局项目库项目10个。

现代物流产业园区建设成绩斐然:新引进DHL(德国)、民生电商现代金融产业园项目、太古(英国)冷藏武汉冷冻冷藏仓库项目、招商局物流武汉分发中心项目、深国际物流港项目纷纷开工建设。另外,还引进嘉里、嘉民、普洛斯、英国盖世理、香港招商局物流、新恒基集团、顺丰电商、国美电器、华南城集团、重庆医药等一批国内国际巨头入驻园区,总投资90亿元人民币。

互联网+、大数据项目实现新突破:新引进顺丰“大数据”共享中心、中信资产管理公司武汉公司、灯塔财经信息、领筹金融服务、富士康(武汉准时达供应链)、武汉汉欧国际物流项目等行业翘楚。

中远投国际商品交易中心项目、全球保税商品直销中心等保税项目在2015年相继开业。目前,上海外高桥保税商品直销中心等多个商业巨头达成入驻意向,日韩商品展销中心、“东盟馆”、“泰国馆”等多个项目也即将落户。

项目投资力度大、知名企业引进多、业态和产业结构合理。盘点2015年招商引资工作,保税物流管理处不仅好于全国同类园区,而且走在经开区产业园区前列,实现逆势突破。

“在园区存量土地越来越少、经济放缓的压力下,我们招商引资难度较前几年倍增。”保税物流管理处负责人介绍,要实现园区可持续发展,必须坚持招龙头企业、引精品项目,通过引进前全流程代办服务,引进后全过程跟踪服务,持续改善企业的服务体验,并形成保税物流管理处的服务品牌。

积蓄新动能担当经开区“两业并举”先锋

经过近几年的招商、建设,临空港经开区综合物流园区规划总面积26.5平方公里,建成区面积近5平方公里,已成为武汉现代物流企业的重要聚集区,基本形成电子商务、现代物流、国际贸易、综合保税4个板块。

经开区工委、管委会和东西湖区委、区政府提出,实现先进制造业与现代服务业“两业并举”,将经开区建成中部临空经济先行区、湖北高端产业集聚区、武汉滨水生态幸福新城区。

担当“两业并举”先锋,成为经开区现代服务业升级计划中的重要牵引园区。2015年,保税物流管理处着力抓好三个方向。

积极申报综保区。按照省市统一部署,与阳逻港以“一区两园”的模式申报“武汉新港空港综合保税区”。综保区规划面积4.05平方公里,其中东西湖园区3.05平方公里,由保税物流中心升级扩建而成。

推动“汉新欧”运行常态化。2015年,保税物流管理处将“汉新欧”唯一运营公司——武汉汉欧国际物流有限公司引入园区,并计划共同打造武汉东西湖汉欧国际物流园。同时,积极向武汉海关申请,将铁路口岸检验检疫功能延伸至保税物流中心,解决了“汉新欧”出入境货物无法检验检疫的瓶颈问题。

创新发展思路积蓄发展新动能。通过经开区保税物流管理处积极争取,市交委将东西湖综合物流园列为武汉申报多式联运试点的试点单位;获得武汉海关的支持,将东西湖保税物流中心有限公司作为试点单位,开展汽车整车平行进口口岸申报工作。

2016年是“十三五”开局之年,经开区保税物流管理处将围绕电子商务及跨境电子商务、现代物流、国际贸易、综保区建设等方面,进一步加大招商引资力度,着力打造武汉东西湖国际物流园、武汉国际商品城、武汉东西湖电商及“互联网+”产业园,完成综保区基础设施建设工作,为临空港经开区参与武汉内陆自贸区建设做好准备。

  • 为你推荐
  • 公益播报
  • 公益汇
  • 进社区

热点推荐

即时新闻

武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