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双喜在社区清理垃圾
本报讯(记者吴昊通讯员傅谦)因为工作太繁忙,陈双喜无法陪儿子治病,只是儿子在北京做手术当天,赶去北京签字,第二天就赶回武汉。54岁的陈双喜,是化工区八吉府街建设社区党支部书记、居委会主任,从1989年至今,他已在社区工作了26年。陈双喜解释得很平淡:“我不仅是我儿子的家长,还是这个社区1176户的大家长”。
当年,陈双喜到居委会里任职时,社区环境极差,家家户户养鸡,小区里到处是粪便,“街不像街,村不像村”。从改变环境开始,陈双喜多方化缘,修建公共厕所,然后一户一户做工作,给自己定目标:一天杀一只鸡,一周拆一个棚子。一年时间,杀了500多只鸡。小区开始变模样了:家家户户门前栽了树,养了花,空气也新鲜了,还安装了路灯。
社区里的小庄小区有70多户,原来是一个总水表,每年总表数与分表之和相差八九千元。想改造成“一户一表”彻底解决问题,又要出40多万元改造费。陈双喜勤动腿、勤用嘴,先后不下于20次拜访供水公司,终于感动相关部门领导。2014年,小庄小区终于实行了“一表一户”改造,经过反复沟通,每户平摊了600多元安装费,这个困扰多年的老难题终于成了历史。
在建设社区,陈双喜采取了“代办服务”的措施。社区有一部分居民户口在十余公里外的清潭湖地区,比较分散,过来办事很不容易。陈双喜就组织社区干部下访。如医保、退休、计生年审等等,都是社区干部办好后送下去。社区通过代办服务这个平台,好多事情原来是由上访,通过代办服务以后就变成了下访。
其实,辛劳的陈双喜家庭情况很特殊。他自己2008年患上了肝硬化和结石,先后胆囊和脾脏切除。54岁的老伴,两眼视力都在0.1以下,几乎是半失明。去年的5月,陈双喜儿子陈钰确诊患中枢神经脑瘤,这种病只有在北京才能治疗。工作太繁忙,陈双喜无法陪儿子,只是儿子在北京做手术当天,赶去北京签字,第二天就赶回武汉。
每当领导问陈双喜家里困难吗?他总是说没有困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