谋划 武汉交通 “十三五”
2016-01-22 11:27:26 来源:长江日报

“十三五”是推进国家“一带一路”、长江经济带、长江中游城市群等国家战略的加速期,是武汉建设国家中心城市和国际化大都市的攻坚期,也是武汉交通全面深化改革、转型发展,构建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巩固提升综合交通枢纽地位的关键期。

武汉市交委将以服务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现代化建设全局为目标,投资2090亿元,形成具有国际影响、中部核心、平安绿色的国际交通门户,为武汉建成全国最具核心影响力的国家中心城市和一流的世界城市奠定坚实的基础。

构建全国高铁“天元”:立足国家中心城市和国际化大都市建设,统筹规划武汉铁路客运“五主两辅”和货运“四大场站”、“四大物流基地”布局;启动建设沿江高铁武汉至合肥段、高铁武汉至杭州段、兰福线武汉直通线建设,规划建设胶桂线武汉段、京九线武汉段建设,强化武汉铁路大通道往西北、东南、东北、西南等方向的能力,使目前6个方向能力扩展至12个方向,实现高铁在汉“十”字型交叉、“米”字型突破。至2020年,形成武汉至城市圈半小时、至中部城市2小时、至京津翼、胶东半岛、长三角、海峡西岸、珠三角、滇贵、成渝、关中5小时高铁交通圈。

建成长江中游航运中心:开展长江深水航道“645”整治工程,提升汉江航道等级,推进通关一体化;建成阳逻、林四房、白浒山、江夏、汉南五大港口枢纽集群;新开直达日本、韩国、中国台湾、新加坡、越南等近洋航线,打造中西部出海门户。到2020年,港口货物吞吐能力达到1.5亿吨,集装箱通过能力达到310万标箱。

提升高速公路网枢纽功能:建成武汉四环线、武深高速、硚孝高速公路;建设武汉至大悟、武汉至南昌及新港高速公路;建成天河机场交通中心、汉口客运中心等客运枢纽,形成“三环十五射三联”高速公路网。至2020年,高速公路总里程达820公里,高速公路路网密度达10公里/百平方公里。

打造中部国际门户机场:建成天河机场三期扩建工程;建设蔡甸、汉南、光谷通用机场,推进天河机场四期工程、第二机场前期工作;增开洲际航线,加密亚太地区航线。至2020年,天河机场旅客吞吐能力达到3500万人次,货邮吞吐能力达到50万吨,国际及地区航线超过60条。

建成国家物流中心:统筹建设“一港六园八中心”物流基础设施,推进天河机场、阳逻港等多式联运物流枢纽;积极引进国内外知名物流企业,大力发展供应链管理,基本建成带动城市圈发展、引领长江经济带中游地区、联通中西部、对接全国乃至全球市场的物流体系,成为国际知名、国内领先、区域龙头的国家物流中心。到2020年,全社会物流总额达4.5万亿,物流增加值达到1800亿。

建成“公交都市”示范城市:加快轨道交通建设,构建常规公交“快、干、支、微”网络布局,建成以轨道交通为骨干、常规公交为主体、轮渡等方式为补充、慢行交通相衔接的城乡一体化公共交通体系。到2020年,主城区公共交通占机动化出行比例超过60%,公交站点500米覆盖率达到100%。

  • 为你推荐
  • 公益播报
  • 公益汇
  • 进社区

热点推荐

即时新闻

武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