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加速更要强调“蹄疾而步稳”
2016-02-02 06:03:23 来源:长江日报

□本报评论员李杏

开年至今,各领域深化改革的举措加紧密集推进,引发广泛的社会热议。

从公安部部署全国公安机关扎实有力推进户籍制度改革,到个人所得税改革方案的完成,从国务院常务会议提出再压缩粗钢产能1亿到1.5亿吨的目标,到人社部研究取消高校和医院编制,一系列大动作的酝酿与实施,再次将“改革”这一关键词推向了新的高度。

我们仿佛已能感受到时间的紧迫呼吸。离新一轮全面深化改革的目标设定越来越近: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阶段,推进结构性改革攻坚之年……到2020年,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的改革将取得决定性成果。这都意味着:许多领域的改革必须拿出强攻态势。

顶层设计向具体环节落实,如今改革进入快马加鞭阶段。经济增长动力和结构转换走进关键节点,光明前景和巨大风险并存,丝毫犹豫可能就被旧有的一切席卷,推倒重来。户籍、教育、医疗等等,民生休戚相关的各领域已出现重大调整,社会士气高涨。国家治理在方方面面和法治接轨,改革攻坚的一个重要表现形式正是立法、修法异常频密。

越是加速推进,越要清楚“深水区”的复杂,改革要保持更高的警惕。这场深入社会肌理的精密手术史无前例,影响之大,波及面之广,见证改革政治勇气。到了这个阶段,如何确保改革带来最大收益,突破既得利益阻挠,彻底革新社会风气,需要认真回顾我们曾走过的路,总结得失,继往开来。

当前每一个改革项目,都意味着将有庞大的人群直接或间接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无一不是社会现象级的议题。在不远的未来,全面深化改革将在实质上改变人们的生活状态和预期,无论城市乡村,各行各业,都会经由不同的路径,切身感受到改革的影响。大多数人都希望从改革的最后结果中直接受益,避免“必要的牺牲”。以淘汰落后产能为例,据中国钢铁工业协会副会长迟京东的粗略预测,此轮钢铁去产能的结果,或将有50万左右的钢铁职工面对调整或重新选择,让他们获得公平的对待,实现平稳过渡,便考验改革功力。

改革必有阵痛,但要消化和减缓阵痛。从历史经验来看,改革的最终结果并不以过程的艰难论成败,但让这个过程尽量平稳,减少对社会造成的震动,既是改革成本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一种不可或缺的民生视角。亲历改革浪潮,对企业和行业而言,可能是一次洗牌重组,有更替也有新生,整体上走向更高的发展平台。经历改革的大浪潮,每一个人的命运却也是微小的,改革带来的阵痛施加于孤立的个体,都是难以承受之重。时刻掂量改革的分量,心中自会有敬畏。

加速推进,却稳定有序,改革发力刚猛,最终落实于法律制度。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对改革进程中已经出现和可能出现的问题,困难要一个一个克服,问题要一个一个解决,既敢于出招又善于应招,做到“蹄疾而步稳”。改革的根本目的是为最广大人民谋福祉,这就需要改革的每一步都深思熟虑,在最大限度上考虑周全,以最小的代价换取尽可能大的利益。

  • 为你推荐
  • 公益播报
  • 公益汇
  • 进社区

热点推荐

即时新闻

武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