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黄莹通讯员刘姗姗)昨日,对新洲的陈奶奶和她的家人来说,是值得高兴的一天。此前她因为消化道大出血,除夕夜被紧急送医,期间输血竟达1万余毫升,相当于把全身的血换了两次之多。医院全院联手,血液中心启用应急备血,经过7天7夜的马拉松式抢救,终于挽回了她的生命。
65岁的陈奶奶家住新洲,患有高血压16年,冠心病5年,又有慢性肾功能不全,长期进行血液透析,可谓多病缠身。除夕那天,陈奶奶午饭后突然胸闷不适,还吐出大量暗红色血液,在当地就诊后,又转到武汉市中心医院后湖院区。当时,她血压下降得很厉害,已经休克,血色素低至3.6克,只有正常人的四分之一。更可怕的是,她凝血功能不好,需要不停地输血和凝血物质,光第一天就输注血制品近4000毫升。可一边输血的同时,她还在不停地出血。
该院消化内科、肾内科、放射介入部等多个科室紧急会诊,最后发现是胃黏膜弥漫性出血,内镜不能完全止住出血点。接下来的两天,陈奶奶出血仍未停止,每天都要输注2000毫升的血制品。当时正赶上春节,医院血库告急。重症医学科主任喻莉不停给武汉市血液中心打电话,沟通用血事宜。而此时,血液中心的O型血也十分紧缺,并且很难从外地调到血。
“临时发动人来献血也不现实,检验周期长,效率低。考虑到病人的危急情况,我们启动了应急保障通道,动用了春节应急用血。”武汉市血液中心副主任袁明超说。从除夕到初四,血液中心给中心医院提供了多批O型血,总量约1万毫升,大约相当于25个人的献血总量,占到了全市春节应急所备的O型血的10%。
据介绍,目前武汉市一天的用血总量约为15万毫升。一次需要上万毫升血,启动应急保障通道的情况较为罕见。这次春节应急用血都是来自热心市民的献血,备血量超过了30万毫升。
从除夕到大年初七,喻莉和另外一名医生轮流守护在陈奶奶身边,又把年资高的护士从家中叫回医院,24小时严密监护,有的医生和护士连续几天都没有回家。大年初四,全院多个相关科室再一次进行大讨论,准备通过血管造影,看是否存在小动脉出血的可能,结果真的发现了几处隐蔽出血点。放射介入部和消化科医师一起为患者封堵止血,老人的病情这才稳定下来。
喻莉说:“患者本身肾功能不全,长期透析导致凝血功能障碍,以至于出血难以止住,加上春节用血紧张,真像是打了一场大仗,而且一打就是7天。”昨日,看到陈奶奶精神逐渐好转,她终于松了口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