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黄师师通讯员程飞黄红波凌勇)在青山区芦家咀村,有一处占地约60亩的渣土堆。春节前,这里灰尘满天,昨日再访渣土堆,这里已经大变样,经过不到一个月的整改,一座小型的休闲公园雏形初具。
现场看到,此前15米高的渣土堆已被削低削平,从底部到顶部,形成三级“梯田”,一条台阶步道直达顶部。站在最高处,周边严西湖的美景一览无余。
武东街办事处孙晓彬副主任介绍,这处位于芦家咀村的渣土堆占地约有60亩,渣土量大约60万立方米。为了避免深圳渣土山滑坡事件重演,街道办事处在接到市里的督办整改要求后,考虑将渣土外运。“如果外运,60万立方米渣土堆的运费需要2000万”,孙晓彬说,由于资金不菲,且找不到合适的消纳场,街道决定学习园博园渣土堆山的经验,就地改造。
改造分为两步。首先消除渣土堆的安全隐患,即将渣土堆顶部推平,降低坡度在45度以内。因原本渣土堆较高,设计人员选择了“三层梯田”的降低坡度方式。同时,为了避免山体雨天滑坡,渣土堆周边专门修建了排水沟,并用水泥进行加固。其次,植树造景。除在山顶、山腰处种树外,还将在山顶修建亭台,摆放健身器材。
青山区城管委相关负责人表示,芦家咀村是处城中村,此前一直没有提供给居民健身娱乐的公共场所。如今由渣土堆改造的休闲观景平台已经形成,周边市民可在闲暇时分登至山顶健身、漫步。后期,相关设施配套还将进一步完善。
链接>>>
我市破题“渣土消纳”鼓励堆土造景
城市渣土该去向何处?昨日从市城管部门获悉,今年,我市将制订出台全市渣土消纳场建设及资源化利用整体规划。确定全市渣土消纳场选址方案和利用渣土进行堆土造景选址规划方案。意味着,渣土堆就地改造、添绿造景将成趋势。
目前,全市现存166处渣土堆,其中有59处存在安全隐患。从2月份初起,各区已陆续对辖区内的渣土堆进行整治。
据介绍,整治的底线是“消除安全隐患”。市城管委督察总队相关负责人表示,如有条件,相关单位,可根据实际情况,对渣土堆进行景观化、资源化利用。
按照计划,今年3月底,市城管部门将对全市存在安全隐患的渣土堆进行再次检查,一旦发现仍未消除安全隐患的,将媒体曝光,并向纪检监察部门提请追责、问责。
(记者黄师师通讯员凌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