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肖娟
中国独角兽企业
数量版图
北京中关村
40
2016年3月15日,武汉首家独角兽企业斗鱼TV诞生
重庆
1
南京
1
长沙
1
1
武汉
4
15
上海
1
杭州
苏州
数据来源:长城战略咨询
(截至2015年12月)
珠海
1
广州
1
深圳
香港
1
3
厦门
1
制图喻峰
近日,长江日报“寻找武汉独角兽”活动持续升温,“独角兽”这个新鲜词到底是什么含义?梳理、分析资料发现,“估值10亿美元”早已不是独角兽企业唯一的限定,独特的创新,对行业的颠覆,对人们生活方式的巨大影响,才是“独角兽”带给时代的最大价值。
稀少:
美国10年间仅生长了39家“独角兽”
独角兽是神话传说中的一种生物,它稀有而高贵,可遇不可求。这种特质,正如在互联网时代迅速成长的初创企业。
在硅谷,独角兽被用来形容在融资时估值超过10亿美元的初创公司。2013年11月天使投资人艾琳·李提出“独角兽”概念,迅速在全球科技和投资界得到认可。
其团队研究认为,据公开资料搜集推断,可以假设2003年-2013年这10年间,美国有6万家软件和互联网公司募集到了风投资金,但其中,只有0.07%的公司在私募和公开市场的估值超过10亿美元。这金字塔尖上的39个公司被称为“独角兽”,每1538家公司中才会诞生一家。如Facebook、Google、Amazon、Twitter都是其中最优秀的代表。
虽有人认为10亿美元的估值标准较为武断,但“独角兽”的意象,已经被公认为是对最优质的初创企业的赞誉:创业之初就受资本看好,愿意投资占有其一定股份,期待其上市获得顶级回报;这些企业往往是以一种颠覆之态在行业内一骑绝尘。
现状:
“独角兽”生死变换极为快速
自2013年以来,相继有国际国内多家机构陆续公布“独角兽”榜单。但各个榜单不尽相同,同一榜单每隔数月就会更新,一方面反映了统计难度,另一方面也反映出独角兽企业生死变换极为快速。
今年1月,市场研究机构SpokeIntelligence和VBProfile发布的“独角兽”研究报告显示,目前全球有229个“独角兽”。其中有101家公司总部位于美国加利福利亚,23家位于纽约,33家在中国,欧洲的独角兽公司只有13家,主要在德国和英国。印度5家,新加坡2家。
今年2月底,国内咨询机构长城战略咨询发布“2015年中关村独角兽企业榜单”,初步统计显示,全国独角兽企业有70家,分布在全国12个地区。3月15日,武汉首家独角兽企业斗鱼TV诞生。
独角兽企业较难精确界定。榜单上的估值上有精准的,也有被质疑的,但没有异议的是:他们一定获得了资本的青睐,被看好未来的前景。
成为“独角兽”并不代表不会死。事实上,很多独角兽公司都是没有盈利的,它们规模巨大有大量客户,但为了占领市场,它们每卖出一单产品,提供一次服务,就要烧钱。
前途走向多为三个:一个是持续高歌猛进,成功IPO上市,持续发展成为真正伟大的企业;或者被巨头收购,创始团队拿到大把现金走上人生巅峰;也有一种结局是把钱烧完黯然死去。
颠覆:
独角兽企业都是顶尖创新企业
资本的追捧证明了独角兽企业的价值,但估值远远不能定义这个时代的独角兽企业。
此前美国风投界认为的“独角兽”,通常都是软件和互联网公司,但现在,已经渐渐包括了其他领域的行业。目前,在独角兽企业名单上排行在前的企业所处的行业丰富:有Uber(交通)、小米(电子消费品)、Airbnb(住宿)、Palantir(大数据)和Snapchat(社交媒体)等。
分析这些企业的创新模式不难发现,它们正契合着互联网连接下形成的分享经济的趋势,不仅充分被资本看好,更有着广泛的用户基础。
抛开估值必须超过10亿美元的门槛,独角兽企业还有更为深远的衡量标准:
首先,他们带来的产品在最初出现时,让人们觉得难以置信,但当大家习惯这种方式后,会觉得习以为常,不可或缺。
其次,他们改变了工作方式和人们的生活方式。独角兽企业带来的创新,会为消费者打开一片完全不同的天空。
最后,他们会产生巨大的商业影响,这些影响甚至最后会超出独角兽企业的创立者可以想象的极限。
创投界的普遍共识是,独角兽企业必须跳出高估值、高融资的怪圈,回归商业的本质,追求公司业务增长及价值变现,真正改变人们的生活乃至观念。
扫一扫
推荐“独角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