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岸楷模”齐心建设 现代化高品质“支点武汉核心区”
2016-03-18 07:00:00 来源:长江日报

2015年,江岸区紧紧围绕“现代服务业强区、和谐城区、生态文明城区”建设目标,主动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全力以赴打好深化改革、项目落地、服务群众三大攻坚战。

这一年,江岸区经济结构更加优化、改革创新更加深入、产城融合发展更加协调、民生福祉改善更加明显、社会治理水平更加提高、党的建设成效更加突出。江岸区连续四年被市委、市政府授予“综合考评立功单位”,实现“十二五”完美收官。

这一年,江岸区涌现出一大批信念坚定、为民服务、勤政务实、敢于担当、清正廉洁的好干部。为树立典型、表彰先进,进一步调动江岸区广大干部群众的积极性、创造性,推动全区经济社会跨越式发展,江岸区委、区政府决定对20名履职尽责、干事创业的“江岸楷模”予以通报表彰,并号召全区广大干部群众以“江岸楷模”为榜样,立足本职、爱岗敬业,凝神聚力,狠抓落实,为建设现代化高品质“支点武汉核心区”、率先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努力奋斗。

夙兴夜寐

用心浇灌“责任田”

和气“女街长”

破解难题暖民心

铁肩担重任

勤勉助发展

求真务实

当好发展“铺路石”

聚财有道

理财为民

黄杰

后湖街道工委书记

陈晓红

西马街工委副书记、办事处主任

司徒毅

区政府办党组书记、主任

梁华勇

区发改委党组书记、主任

熊俊

区财政局党组书记、局长

从到后湖街道的第一天起,他就马不停蹄地走访调研,夜以继日地思索谋划,真刀真枪地整改落实。他用敢于担当的精神、一丝不苟的态度、始终高昂的热情,团结带领干部群众革故鼎新、攻坚克难、创先争优,使后湖发生巨变,街道党建生机勃勃,街道环境面貌日新月异,社会民生欣欣向荣。

她是西马街人民心目中和气可亲的“女街长”,是西马街干部眼中总有办法的“女强人”。她将提高辖区经济社会发展水平作为工作的重中之重,主动上门走访重点企业,帮助企业解决困难;她以求真务实的作风,为辖区居民群众办好事、解难事,真正成为了党联系人民群众的纽带和桥梁。

“天下大事,必作于细”,作为政府综合协调、联通上下的中枢部门,细碎和繁琐的日常工作是办公室的主题。他多年如一日,勤勤恳恳,履职尽责,以极端负责的工作态度、与时俱进的创新精神,服务大局,服务群众,出色地将区委、区政府的各项决策部署落到实处。

他把经济运行调度做深做细,把全区发展规划做新做优,把项目落地攻坚做实做强。他带领部门党员干部,主动适应和积极应对经济发展新常态,充分履行谋划、统筹的职能作用,坚持发扬务实、清廉的工作作风,把区域统筹规划工作做到位,为江岸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

他创新聚财模式,把税收服务站设在居民群众身边;他恪守为民情怀,为贫困群体设立专项帮扶资金;他秉持服务理念,把企业的困难当成自己的事去解决;他讲求深耕细作,成功引进全国性金融企业总部落户江岸。他牢记职责使命,坚持为民理财,带领团队争创一流财政业绩,为江岸经济发展、民生幸福提供了有力的保障。

赤诚之心

为群众健康护航

以民为本

尽心履职促和谐

心系百姓

勤以谋事求实效

勇挑重担

勤奋耕耘不言倦

一身正气

诠释忠诚与担当

孙跃艳

区卫计委党委书记

林涛

二七街工委副书记

邓志红

劳动街办事处副主任

高雄涛

四唯街人武部长

周万青

区纪委常委、监察局副局长

她率先垂范,带领卫计系统干部职工学本领、钻业务;她深入一线,面对面听取群众意见。她动员辖区大医院专家“落户”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让社区居民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大医院的优质服务。她以增进辖区人民群众的健康福祉为己任,大力提升公共卫生、医疗服务、优生优育服务水平。

他锐意进取、敢于担当;他创新思维,厉行法治,聚集合力,真心诚意为上访群众服务。他心里时刻装着老百姓,尽心尽力为他们着想。面对百姓反映的问题,他用“情”感受百姓疾苦,用“理”排解矛盾纠纷,用“法”维护稳定大局。在短短一年时间里,成功化解多起信访积案,促进了街道辖区的和谐稳定。

她来自基层,植根于居民群众;她服务民生,不以善小而不为;她以“天道酬勤,机遇永远留给有准备的人”自勉自励,用辛勤汗水灌溉自己热爱的工作。她主持打造全市第一家社会化运作的残疾人阳光家园,邀请专家对街道社区居委会做满意度调研,探索老旧社区物业服务新机制。她用实际行动让街道、社区变得更美好。

他是街道的“忙人”,既负责民兵整组、兵役登记、征兵以及人防工作,又作为挂职干部参与房屋征收工作。他惜时如金,用早晨的时间学习征收的政策法规,用下班时间走访征收一线,主动和居民交心谈心,了解他们的状况,聆听诉求,认真研究加以解决。在众人眼里,他“知民情,解民困,接地气”。

他说,纪检监察干部要增强腐败免疫力,就要做到思想戒“腐”、作风戒“飘”、办案戒“情”、交友戒“滥”。他始终坚持把真心诚意作为做人的准则,坚持把敢于担当作为做事的标准,把“止于至善”写在自己的心中,以恒久不变的铮铮风骨履行着党章赋予的神圣职责,以扎实的工作作风捍卫着党纪党规的尊严。

为民谋福祉

勤勉创佳绩

铿锵玫瑰

在城建一线绽放

排忧解难

为水务事业尽全力

业务精湛

“火眼金睛”查隐患

倾注心血

为大地添绿

胡鲸文

区法院政治处主任

周国华

区建设局总工程师

陈文伟

区水务局副局长

杨志刚

区安监(质监)局党组副书记、副局长

高作胜

区民防办(园林局)副主任(副局长)

他提出“分权制衡”的执行工作模式,实现权力的相互制约;他以优化资源配置为着力点,实现财产调查的集约化;他以强化流程管理为根本点,实现质效管理的程序化。他建立的新模式使区法院执行工作走在全市法院前列,连续三年绩效考核排名第一,在全市法院进行经验推广,被誉为“江岸模式”。

她心系社区居民,走遍全区老旧小区,因地制宜改造背街小巷;她紧盯目标任务,尽职尽责推进项目建设;她掌握重点工程征地征收工作的第一手资料,深入一线了解征收进展和疑难问题;她每月收集项目的进展情况和困难,保障重点项目的开工建设。25年坚守,她在城建事业上谱出一曲奉献歌。

他常说水务工作无小事,件件事关群众切身利益。他跑遍辖区大街小巷,每条明渠、箱涵、管道都如数家珍,成为江岸排水管网“活地图”。他上门实地勘查,提出针对性改造举措,解决渍水老大难问题。他对全区渍水点逐一摸排,加强枢纽部位的排水设施建设。他不断创新方法,化解了一个个工程难题。

他从检验员、科员做起,一步一个脚印成长为专家型领导。在他眼里,合格的安全技术监管人员必须精通安全技术,熟知法律法规。他积极组织企业培训并亲自授课,带领科室人员深入一线,进社区、进工业园进行各项检查,在实战中提高自身业务能力,练就一双发现安全隐患的“火眼金睛”。

他以勤恳敬业的工作作风、永不懈怠的干事热情,为园林事业挥洒汗水。5年间全区新增绿地200余万平方米,人均公园面积从7.5平方米提升至9.5平方米,绿道建设以平均每年大于10公里的速度推进,金潭(府河)郊野公园从杂草丛生的脏乱差地带变成了树木成林、绿意盎然的特色公园,区域绿化事业建设成绩斐然。

旧改“百事通”

立足本职甘奉献

一线督导

打造食药安全护卫队

巧手雕琢

老城区渐展新面貌

修德尚智

深耕教育沃土

警徽闪耀

保一方平安

封海琳

区城乡统筹办副主任

郝金旺

区食药监局副局长

王浩

区国资公司副经理

殷静

市六中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

刘进

区公安分局后湖派出所所长

他跑遍全区16个改造村,了解各村在改造中面临的困难和问题,他主动协调各个部门,解决旧改难题。他写下14本工作笔记,成为江岸城中村改造的“百事通”。他始终以饱满的热情、扎实的工作作风,不计得失,忘我工作、开拓创新、无私奉献,认真做好城中村改造工作。

作为一名部队转业干部,他退役不“褪色”,转岗不“转志”。他与基层干部职工一同上街巡查、一同整改落实、一同承担责任,真正用心和基层干部群众打成一片。他曾连续两个月周末不休息,“白加黑”、“五加二”地沉在一线督导解决食药安全问题。他带领大家打造出一支团结、奋进、有为的食药安全卫士队伍。

他常说,历史文化风貌街区和优秀历史建筑饱含了武汉的人文历史,是城市珍贵的不可再生资源,特别是江岸沿江一带更是武汉一座鲜活的历史建筑博物馆。作为辖区文化风貌街区的保护和建设的分管负责人,他始终把保护好、利用好历史文化遗产放在工作首位。面对保护改造中的种种难题,他迎难而上,让汉口历史风貌区展新颜。

大学毕业进入武汉六中,她一干就是18年。作为一名中学物理高级教师,她获得过“武汉市职业技术能手”、“全国高中物理教学改革创新大赛一等奖”等荣誉。作为一名年轻的校级领导,她勇担重责,敢想敢干,推动教育教学改革,促进了六中办学水平显著提升,使学校走上了快速发展的道路。

面对高发案的“症结”,他开出系列“药方”:完善现案侦破机制,织密街面巡控网,强化管理整治;面对辖区交错地带的治安死角,他提出“村湾辐射小区”的思路,要求村治安巡逻队向周边“多巡500米”。他织就巡逻防范的一张大“网”,网住每个小区、每个村湾、每个场所、每个角落。3年辛勤耕耘,后湖立体防控体系初具雏形。

撰文李婷祝丽芳张友华

  • 为你推荐
  • 公益播报
  • 公益汇
  • 进社区

热点推荐

即时新闻

武汉